台灣各地區的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唯有通過詳細的實地考察才能理解和感知。在地文化存在於當地庶民口耳相傳的傳說,以及與這些傳說相對應的各種實物──自然物、人造物、無形的存在中,要瞭解其中的深層含義和生活智慧,就必須虛心傾聽這些人事物的聲音。
「水」在台灣漢人的民間信仰中,很多地方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水」既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也融入了日常的信仰中。 ———— 三尾裕子(日本人類文化學者、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教授暨東亞研究所所長)
水邊的祭祀之所以開始,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人不可一日無水,先民發展無不需要水資源;因此,為求安居,無不先找尋水源,並感謝其源源不斷地供給。而後因為民生所需,開井、建渠、挖埤、修圳,與此同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有如大地血管的河川,可以帶來交通便利與經濟繁榮,但有時也帶來嚴重的災害,如何讓溪流平順,這都是人類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春夏秋冬四時變化,人們順應著節氣的更迭而生活,並順應時節產生相關的祭拜儀式,春去秋來年復一年,十二個月在台灣都有著不同的節慶習俗,在海邊、河邊、溪邊、或圳邊舉行的水邊行事,由這些共同記憶,制定一套順應時節的生活模式,民俗活動與祭祀儀式,也是凝聚地方在地共識的基石。我們試圖說明其儀式的內容,並探討其意義。
從湧泉到海洋
先民克服一切困難跨海來到台灣落地生根,要得以生存,水資源的取得,便是重中之重的第一步。先民選擇水邊居住,或是開始尋找水源豐富之地定居,因為人可以一天沒有食物,卻不能一天不喝水。尤其是在大航海時代中,乾淨水源的取得更是不容易,船中水源的補給與維持乾淨,更是對航海的一大挑戰,在航海紀錄中,船員飲用到不乾淨的水而生病者比比皆是,如何方便取得補給的水,是航海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由於當時尋找乾淨的水源相當困難,所以能找到合適的湧泉,便是上天眷顧與恩賜。加上當時要鑿井並非易事,也需依賴神明庇佑,在台灣有許多以神明或龍虎命名的古井,祈求媽祖而得井的就會稱「聖母井」;與鄭成功有關的稱為「國姓井」;觀音佛祖指示的「觀音井」;龍虎命名的「虎井」、「龍目井」等,以護佑井水源源不斷。
人們開發定居後,便需要大量土石建屋,就地取材挖出一個個窟仔(khut-á),雨後就將水儲存起來以備灌溉與養魚之用,人多田多後水窟仔不敷使用,便開始開鑿水圳;水圳的水要靠河流,在沒有水泥只有土堤的年代,溪河因洪水爆發而改道,辛苦的開發常常付之東流,台灣的主要溪流因此有許多神話產生。我們將從地表湧出來的泉水出發,來找尋台灣人「生活ê水」的信仰文化。
台中市龍井區,因此口龍目井而得名。
逐月水邊行事
台灣一年十二個月有著許多跟水有關的節慶習俗,正月與新春有關、二月是土地公與水的信仰,三、四月農田需要用水所以有關於水圳的祭祀、五月端午節相關水邊行事,六月水災後的水邊信仰文化,七月中元節有關的放水燈、拜圳頭/拜塭仔/拜堤防,八月還福祭水,九月謝溪拜海,十月水官大帝、水德星君聖誕等,一年中在海邊、河邊、溪邊、或圳邊舉行的水邊行事,說明其儀式的內容,並探討其意義。透過生活在海島的台灣漢人留存的水邊行事,探知漢民族對水的一些民俗概念和認知。
春夏秋冬四時變化,人們就順應著節氣的變換而生活,並衍生相關的祭拜儀式,春去秋來年復一年,什麼時間撥種,何時鋤草施肥;靠海生活的人們出海捕魚時節,就會知道有什麼樣的漁獲,該如何捕魚。由這些共同記憶,制定一套順應時節的生活模式,民俗活動與祭祀儀式,也是凝聚地方在地共識的基石。
因為環境的不同、族群的差異,讓各地有不同的風俗,而形成各地的特色,在河邊、海邊、潭邊,逐月都有其相關的水邊行事,成為一套與水有關的台灣年俗。
台灣十二個月逐月祭儀中的水邊行事,共廿八項:溪水圳道有關有十五項,三項與端午習俗有關,四項與中元習俗有關,六項與神明信仰有關。從本文中不難發現,水邊祭祀文化常常出現於夏天,多颱風的台灣,雨季水容易氾濫的時節,便在水邊出現許多的祭拜儀式,從農曆五月到八月可說是水邊儀式的巔峰時期。
「祭溪」有拜溪頭、圳頭、溪王、溪岸、石駁等說法。溪水的氾濫祈求水神與水中好兄弟幫忙,期待水患平息的祭祀儀式最多也分布最廣,閩南人有,客家人也有。主要是因為台灣當時的河堤多為土堤,台灣河流的水道急促,所以常常氾濫成災,由於現今河川局堤防整治,讓河流平順減少氾濫,因此祭拜溪河圳道的氾濫區域越來越少,儀式也日益縮減,甚至有許多地方已經停止舉行,生活離不開水的人類,長時間在水邊流傳祭拜儀式,這是值得大家好好保存的。
神鬼信仰與水難
漢民族覺得「水」是凶險的所在,不安的來源、鬼魅魍魎聚集的地方。因而產生一套與水共存互不侵犯的信仰習俗。
台灣早期水患嚴重,住在水邊的人們,家園遭到惡水侵擾的苦痛,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甚至有廟宇遭沖毀、神明漂走之情況,更有漂移至他處重新建廟的故事。另外,有些神明也會跟著先民一起治理水患,溪水邊就有很多神明鎮水、移溪的故事,因為神明的鎮守,讓溪水平順無患。
人們除了請神鎮水,還會用相生相剋之法來治水,最常見的是立石、種樹、建塔等,台南地區更有以陣頭表演的方式來鎮水,讓水邊文化有著豐富而又多彩的變化。
水患來時,來不及逃脫的人們,遭受到洪水無情吞噬;當海嘯來臨時,家園更是傷亡慘重,然而這些遭受洪水吞噬的人們或動物,如果沒有好好安葬,容易造成環境衛生問題。水災之後更常會伴隨著大瘟疫的橫行,屍體在當地被集中立祠奉祀,讓這些無主的屍體有所歸,不會危害人們生活。台灣各地都有「浮屍立廟」的習俗,尤其是在離島地區,面對廣大的海洋,隨著潮水漂來的屍體,有著一套因應而生的祭祀模式。
鎮水物的水邊行事
鎮水神樹
台灣氣候高溫多雨,全島在開發之初,有著相當多樹木,早期的史書也不乏許多大樹的記載,更有大樹化身成神,協助擒拿反賊的傳說,所以台灣人有「老樹有靈;大樹有神」之說。
依其植物的名稱而加以「王公」尊稱,便是台灣常見的樹神由來,其中又以榕樹最多。榕樹在台灣是常見的高大喬木,成長快速且生性強健,各地常可見數十年甚至百年以上被列入保護的老榕樹,榕樹的枝葉茂盛且蔽蔭面積非常大,樹下常成為人們休閒、聊天、聚會、乘涼的場所,很多廟宇前喜歡種植樹,綁上紅布就成了榕樹公、松樹公、樹德尊王、龍樹尊王……等聖號。
台灣早期水利技術尚未發展,每逢大水河道就會沖毀堤岸,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當時的人民就求救於神明,藉由神明力量來抵禦洪水。台灣的溪流旁邊常有許多大榕樹,這些大樹常與河道變遷鎮水有關,榕樹的根系發達,會長出許多氣生根,能抓住土石抵擋水患,所以很多溪邊種植大榕樹來當成其指引方向的目標。
雲林縣莿桐鄉新虎尾溪旁的鎮水大樟樹。
鎮水神石
能夠鎮水的神物,除了神樹以外,就是鎮水的神石,以前的河堤大都是土堤,遇到洪水一來,很難守護住在溪邊的家園,加上動物的築巢,更是讓土堤極易潰堤。台灣的溪邊,取得石頭不易,在無法有大量石頭來築堤的情況下,賦予神力的石頭便出現於水邊。移民來台的閩客先民認為:神石能一化百,百化千萬,擋住無情的洪水,常有水患的地方多會出現巨石或是石頭公的信仰文化。
鎮水神石,主要是利用石頭能抵擋水流的特性,來達到鎮水避邪之功效,這一類有:石敢當、泰山石敢當、阿彌陀佛、夏禹國王、開台聖王、水德星君、箕水豹、五雷、八卦符等造型。另外還有大石造型的,如客家地區的石爺、石娘、石哀,閩南地區的石將軍、石元帥、石車公、石頭公、石佛公、石劍獅等。無論造型如何,都是為了保佑家園的安全。
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大路關石獅公。
水難事件的祭祀
住在水邊的人,與水一起生活,保留許多的水邊文化,順著水漂流而來的神像、物品、無人祭拜的屍體,皆被人們祭祀,以保佑地方平安,經過種種儀式轉換,讓陰神變為陽神。台灣是海島國家,常常會接收到漂流來的神船,造就台灣地區沿海的王船信仰文化;也接收到很多海上漂來的屍骨,在水邊建立祠廟,這些信仰儀式在在表現出台灣人悲天憫人的信仰概念。
水雖柔軟,但卻充滿力量,如何讓他順其道而行,這是先民努力的目標。由於當時的堤防都為土石相兼的材料,洪水常常破堤而出,造成大量水邊聚落生命財產的流失;但水患未必只有災難,因為河流改道,大量泥沙淤積產生浮覆地,很多溪邊的居民便在此種植農作物,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先民配合神明在水邊設立許多厭勝物,來防止溪水與自然的煞氣,更組織陣頭來讓溪水平順。
水難發生後,因有神明與上蒼的憐憫,生存下來的人們心存感恩,便選擇時間祭拜眾神與好兄弟,閩南人「拜溪」、「做水醮」等;客家人「祭河神」、「完水福」,都是在感謝上蒼讓自己倖免於難,子孫也能在眾神的照護下,繼續在此塊土地上生活,便留存許多相關神明移溪、擋水的故事。
溪邊水難-
曾文溪扛莰走溪流
台南的曾文溪與急水溪有著蜈蚣陣鬥青瞑蛇的傳說,然而這條亂竄的青瞑蛇,除了用厭勝物在溪邊鎮守,在中下游浮腹地的台江內海,更演化出一個少有人知,而急需保存的文化活動「扛莰走溪流」。
從字面上看很難聯想到「扛厝」,但真正去現場看到之後,不可思議於台灣先民是如此可愛與有智慧,人民為了在新興的地區開發討生活,不得不依順著環境改變,除了誠心祭拜「溪王」,「扛莰走溪流」便是另一個水患的遺跡。
居民為求住居平安,發展出「竹籠莰(厝)」建築工法,以竹管為梁柱,並以鑿孔穿榫方式銜接結構。「竹籠莰」是台灣的傳統民居形式,因牆面為竹編或用蘆葦草編織,又稱「竹編仔厝」,以口徑尺寸各異的竹管,鑿口榫接之後架接成屋。因為竹子與蘆葦都是容易就地取材的植物,四周牆壁再以泥土白灰敷壁,頂棚覆以芒草、茅草遮雨,其屋基僅擱置於平坦硬地上,並未埋入地下,如遇大水,可敲破四周壁垣減輕重量,再以人力扛至高地等待洪水退去。
現在社區發展協會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追憶一九二八年台江溪南寮庄民因家園遭曾文溪水患沖毀,眾人合力扛起竹籠莰遷徙的艱辛歲月,重現這段水患歷史記憶。
結語
庶民生活的相關水邊行事,從自然湧出的泉水,到人工開鑿的古井,再到水堀、湖、潭、埤、圳等水利設施的祭祀。河川、溪流可帶來財富,也可在一夕之間毀去,如何學習與水共存共榮,是在河邊討生活辛苦的寫照。千川萬水終歸於海,面對浩瀚海洋,更是敬畏與期待,祭祀更為虔誠,古人說:「靠山拜埔;臨海拜滬」,便是庶民生活的寫照。
一年十二個月相關的水邊行事,會因那個月與水接觸的多寡,與水有關的年中行事也有變化,常常在水邊活動的時節,相對水的重要性也變多,像五月與端午節相關的習俗;七月中元祭的主要祭祀活動,為安撫無主的「好兄弟」或「歹物仔」。請祂們不要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精神穩定與居家安全。年底則展現對萬物的感恩,祈求新的一年災厄消除。這就是台灣人的年中行事。
漢民族一向有飲水思源、木有本水有源的本源觀,台灣漢人水邊行事中,在海邊刈水香、請水、上白礁、上香山等儀式活動,彰顯出漢文化理念對本源的看重,在海邊設壇遙祭祖廟。因此水既隱喻源頭,水也象徵阻隔,民間儀式在無言中述說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與對源頭的尊重。
台南市安南區溪南寮「扛莰走溪流」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