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是地質奇岩
小琉球不只「三多」,陸上多是珊瑚礁景緻,兩條地塹呈十字形,將全島分為四塊小台地,在地質學上頗具研究價值。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袁彼得說,深海的泥岩與淺海的石灰岩本是「水火不容」,小琉球的陸地卻同時出現石灰岩與泥岩,何也?
他解釋,琉球嶼的構成,是海底的泥岩因「泥貫入體」(地殼強烈擠壓)的作用力,被抬昇到淺海,接著泥層中的甲烷菌形成「碳酸鈣結核」,鋪在泥岩上成為珊瑚礁生長的基底,才讓石灰岩得已發育,這種在深海泥岩上出現碳酸鈣結核,然後產生珊瑚礁,是世界罕見的特殊現象。
在永安橋遺址就能探查這種特殊的地質。袁彼得帶領我們涉險攀越石灰岩,抵達一凹處,這凹處正是距今250萬年至500萬年的上新世泥岩,泥岩的上層,往上層層堆疊,有圓礫、生痕化石,更上層是距今100萬年的珊瑚礁石灰岩,完整呈現小琉球被往上抬的地質運動。另一處的沙瑪基,僅能見到珊瑚礁地質,由此可拚出島嶼地質運動的特殊性。
島上處處可見地質奇景,例如,在厚石裙礁可見海蝕柱,望海亭附近有崩崖地形、裙礁海岸;斷崖形成的山豬溝,是高位珊瑚礁石灰岩植群的代表區域,也是島上保留最完整的原始植相地區,全島宛如地質寶庫。
袁彼得說,在小琉球,視野所及是區區10公尺的石灰岩表層,但構成這座島嶼的主要地層卻以泥岩為主,致土質緻密且鹽分含量高,農耕不易,僅適合生長生性強健的植物,例如榕樹等。陳盈宏說,早期農作以甘藷為主,近年改種芒果樹,居民以海浪拍打上岸的馬尾藻為肥料,果實甜度高,香氣足,果肉還有水蜜桃味。
海洋、地質與漁村文化,豐富了小琉球的魅力,近年來吸引百萬遊客登島。屏東縣政府在島上加速建置污水處理設施,管制潮間帶的人流,以保護海洋生物,並鼓勵遊客在岸上欣賞海龜,花瓶岩、龍蝦洞、美人洞、厚石群礁,甚至是全島12公里的海岸線任一置高點,聽著海濤凝神注視海面,免下水就可欣賞海龜悠遊大海,甚至可見「龜抬頭」浮出水面換氣的可愛模樣。
來到小琉球,我們可以實踐永續旅遊,捍衛大海,讓它成為生生不息的生態觀光學習之島。
居民使用海浪拍打上岸的海藻,將之曬乾後做為芒果樹的肥料,果樹長出的果實纖維細緻,果肉還有水蜜桃香,被視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