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裡的文化線索
楊欽榮表示,仰賴實體的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是在框架內去體驗;但聲音代表的意義卻與聽者的生命經驗有關,每個人聽到都會有不同想像,聲音所牽引的情感,反倒增強了聲音的擴散性與延伸性。
有時候,透過聲音標記來認識環境,更能增加聽者的共鳴。在台南的舊城區,延平郡王祠和鄭成功祖廟是唯二有竹林的廟宇。每當在鄭成功祖廟導覽時,楊欽榮總會邀請民眾先聽聽風吹竹林的沙沙聲,接著才介紹這方竹林的品種,恰是鄭成功夫人最愛的七弦竹。而祖廟裡的日式淨手亭,呼應了鄭成功母親是日本人的身分,更加深這座鄭氏家廟裡所蘊含的情感。
隨著四季變化的竹林,給了此地不同的季節聲響。秋冬時,祖廟圍牆外的小徑,會掉落一地的竹葉,踩踏其上會發出聲響,「當我聽到某條巷弄有著清脆的枯葉聲時,就知道是走在鄭成功祖廟,是此地才有的聲景,就是所謂的聲標sound mark。」楊欽榮說。
而透過聲音來強化對一處歷史環境的認識,有時候聲音所代表的不僅是當下,更可能是探訪過去時空的一個線索。
就像目目文創團隊在清水寺附近採集錄音時,聽到地底下竟傳來水流聲,才發現原來藏在磚道底下的,是台南舊城區歷史悠久的枋溪。據1752年、1807年的臺灣縣志記載,要往來府城的東西半部,就必須橫渡枋溪上的枋橋,是18、19世紀台灣府城的交通樞紐之一。而清水寺外懸掛的「寶筏渡舟」匾額,正好呼應了枋溪的所在。
相傳清代時,枋溪漂來一塊佛祖形體的木頭,居民便將其撿拾雕刻成觀音神像供奉,即是枋溪的水流觀音傳說。光是看著清水寺前平緩的道路,其實無法與傳說有所連結,但往前走到刻有水流觀音的水溝蓋上,若湊近聆聽,冬天是涓涓細流,夏天則流水潺潺,枋溪的水流觀音傳說,便成了記憶鮮明的體驗。
台南中西區的清水寺前有枋溪經過,雖不見溪,但透過聆聽便能找到線索。
風吹竹葉的沙沙聲,是目目文創在鄭成功祖廟採集到的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