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因為愛
還未到傍晚,我們沿著145縣道騎行,遠遠瞧見平坦的農田間出現了銀色圓拱型的溫室,立刻轉向田間小路前去探訪。熱情的廖瑞生是採用溫室種植葉菜的「華興有機農場」主人,也是西螺蔬菜產銷班47班的班長。在有機蔬菜不成熟的時代,廖瑞生帶著全班不放棄地研究有機蔬菜的種植,甚至在自家倉庫上方建了一間農藥檢測所,每批葉菜都隨機抽樣檢測農藥,提交報告給政府。問他原因,廖瑞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雲林人,熱愛雲林的一切。若不研究出有機種植方式,而使用有毒農藥的話,土壤怎麼辦?水源怎麼辦?我的故鄉怎麼辦?」
廖瑞生的堅持有了回報,他與47班合作的有機農場獲選為六都的中小學營養午餐供應商,「我每天都會去跟葉菜們聊天講話,關心它們生長的情況,如果陽光太強,我還會幫它們拉開頭頂的黑紗布。這是真正用愛種出來的蔬菜,就是希望人們都能吃得健康。」
轉動雙輪,西螺是我們最後逗留的地方,這裡被稱作「醬油的故鄉」。據說西螺人返鄉後回來,要是沒帶回醬油為禮,還會受到責備,但對於這種「責備」,西螺人是感到驕傲的,因為西螺醬油就是這麼棒。
吸引我們前往的是從阿公開始相傳三代以來,仍堅持以人力手工柴燒的醬油老字號「御鼎興」。世代更迭,當初努力埋頭研究做出正統醇厚醬油滋味的父親,在這幾年交棒給第三代的謝宜澂和謝宜哲兩兄弟。帶著對醬油的愛,兩人聯手開闢新路,發展「醬油美學」,將「御鼎興」推向國際,前進紐約;他們更透過創意料理與共餐分享的概念,向人們實際展現「御鼎興」醬油搭配不同食材後能呈現的多樣風味。
我們才剛立好腳架,便瞧見兄弟倆正在院裡掀開某個甕蓋,這時附近的蜜蜂居然放棄花叢,聞「香」而來,在甕口徘徊。謝宜哲笑著說:「每當開甕的時候,經常如此。」眼前滿滿一院子的古老大甕,分為「乾式熟成」和「半水熟成」兩種釀造方式,而多少比例、怎麼混合是兩兄弟熟練於心的家傳秘訣。謝宜澂在窯灶裡燃起柴火,用經驗判斷溫度的控制,接著穩穩地攪動超過一人高、兩手才能握住的大鐵勺,隨著醬汁的升溫,當真是飄香千萬里。
醬油濃郁的香氣,沿途伴隨我們離開,為這趟雲林旅程畫下了完美句點。這趟靠著一輛自行車,沿著農業田埂和文化軌跡,像一支彩繪的筆,在平原間自在愜意地繪出一張雲林的美麗地圖,收藏農業之鄉的樸實、文史、人情和滋味。
集鎮公所、警察局和消防局為一家的公家機關「合同廳舍」,其高聳的消防隊觀察塔,在當時是最高的建築體,可一覽整個虎尾鎮。
虎尾厝沙龍是一棟台灣人蓋的洋房,採用了日式傳統屋頂,成為那時期風格前衛新潮的「帝冠式」建築。
劉銓芝(左)認為最有意義的方式,就是像唐麗芳(右)透過故事館的藝文交流,為日治時期老建築注入新靈魂。
因熱愛雲林土地而堅持有機種植的廖瑞生,至今仍每日到溫室親自查看每株葉菜,用愛呵護,用心栽培。
御鼎興的第三代謝家兄弟兩人,透過創意的行銷方式與共食分享概念,創造「醬油美學」,讓御鼎興從老牌醬油裡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