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家鄉與反思熱潮
白沙屯媽祖平易近人形象,在信徒口耳相傳及傳媒報導影響下,從地方深入全台,使得過往多為在地人參與的白沙屯媽祖進香,如今成為全國盛事。據統計,20年前參與人數為3,000多人,今(2024)年報名人數則一舉飆升至17萬9,971人,創歷史新高。
洪瑩發認為,使白沙屯媽祖信仰快速被宣揚出去的核心,是白沙屯田野工作室,其於2003年創辦的刊物《白沙墩》更是代表性結緣品之一。
一群白沙屯在地囡仔受2001年白沙屯媽祖蹽溪啟發,組建白沙屯田野工作室,於2003年出版《白沙墩》年刊,接棒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刊物《笨港 白沙屯媽祖進香特刊》文化記錄擔子;2015年,工作室併入拱天宮文化組,刊物更名為《白沙屯媽》,並確立研究、記錄、維護、傳承和宣傳五大目標,持續留下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歷史。
翻開《白沙屯媽》,內容有在地耆老和香燈腳與媽祖的動人故事、媽祖進香習俗的科普文,還有以分為單位,紀錄媽祖進香軌跡的時間軸欄目。白沙屯拱天宮文化組執行長洪建華表示,每年刊物印刷2,500本,除了於擲筊(決定進香時程儀式)當天發送外,也會在進香過程中不定時、不定點贈與有緣香燈腳;無法隨行的信眾,官網也有線上版可閱讀。
白沙屯拱天宮副總幹事林幸福分享,《白沙屯媽》刊物因詳實記錄進香過程,成為學者們研究的基礎,間接讓白沙屯媽祖信仰文化持續累積、傳承,這也是他們創辦刊物的初衷,「因為文化本來就是時間累積下來的。」他說。
「當它累積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影響力不是我們做短時間所可以想像的。」林幸福接著說:「與其說信眾有什麼反饋,不如說它本身在歷史的軌跡裡面,就是很大的反饋。」
不論是兩人,或是十幾人,文化組志工每年皆在進香陣中穿梭,為記錄、傳承和維護白沙屯媽祖進香傳統努力,「我們記錄現象,但不給觀點,剩下的你自己去理解。」林幸福的這一席話,是拱天宮文化組的核心,更是《白沙屯媽》刊物希望帶給信眾們的價值。
不論結緣品形式為何,其始終源於信仰,了解、體會其淵源,才能切實體會白沙屯先民篳路藍縷之際,對收到幫助時回以的「感謝」,並結下人與人、人與神最純粹的緣分。
身為白沙屯子弟,白沙屯拱天宮文化組執行長洪建華(左)與副總幹事林幸福(右)持續為保存、傳承、宣傳真正白沙屯媽祖文化努力。
物品的價值來自於信仰,而信仰因人而造就。了解其真實內涵,才能切實體會物品所乘載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