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與水抗衡到親水共生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郭瓊瑩曾指出,四面環海的台灣,雖是海洋國家,但舉凡河堤、海堤、濱海公路等大型建設、公共工程,往往在安全優先的考量下,杜絕了人與海互動的可能,唯有人們轉念,從「抗衡」轉為「共生」,並在公共建設中融合海洋的生態美學與人文美學,才能真正合乎海洋國家的精神。
郭中端的設計就有著這樣的特性。1986年,留日的她從日本回台,接下了冬山河親水公園的案子,這是她在台灣的第一個案子,也是投身景觀設計的起點。郭中端說,冬山河水流的清澈,感動了在台北長大的她,「在台北很難看到這樣乾淨的水質。」這個堤防工讓涓涓水流成為當地人的日常,也為台灣樹立下了公共工程的新典範。甚至可以說,如今許多倍受稱譽的景觀案例,好比有著「小京都水岸」美譽的台中柳川水岸步道;重新打開水溝蓋,經過整治的雲林溪等案子……都有被她影響的影子。
多數案子都脫不開水,是種奇妙的巧合,除了因為台灣氣候本就潮濕多雨,「可能是因為有水的地方,都有成為公園的因子吧……。」郭中端自我解釋。好比這個秋日午後,我們隨著她來到新竹南寮漁港,負責整個漁港景觀設計的她,細細與團隊討論著遊客服務中心旁、戲水池裡的磁磚設計,在工地裡滿場跑,活力充沛的她,讓人難以想像,居然已是年過七旬的人。
水未必是惱人的、可怖的,而是可親的、可互動的,郭中端的設計試圖告訴人們這一點。當我們穿越南寮漁港偌大的草坡,來到鑲嵌在海岸線上的魚鱗天梯,這個造型肖似魚鱗瓦的大階梯,其實是一處海堤,但是階梯坡度和緩、美觀,周圍也另外鋪上大量的塊石,取代了傳統的水泥「肉粽」,景緻與大海融合得天衣無縫,「為了這個堤防的斜度,我和新竹水利技師討論了好久,」郭中端回憶著,「但是若不把坡度做緩,人們要怎麼下去?」幸好據理力爭的她,最後依願完成。
低調如她,民眾不見得知道她的名字,但在假日,夕照的海岸線,民眾就著大階梯席地而下,海水波光粼粼,沙灘上戲水的人影點點,一派河清海晏的風景,無疑是對她最大的讚美。
北投地熱谷周邊,以大石塊砌起的河堤、呼應自然色彩的木造圍欄,均是以自然為本的設計手法。
由建築師黃聲遠率領的團隊修復的「隆恩圳親水廊帶」,以全齡友善的設計細節與奇幻風格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