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鐵窗花
其實楊朝景與辛永勝只是素人,所學並非古蹟、建築專業。北漂多年的台南囡仔辛永勝,邀約了朋友返鄉看看,他們鑽進巷道去看老屋,「發現街道的立面風景很迷人,像到了不一樣的城市。」
「一開始只是旅人的紀錄,無意間發現拍下來的都是鐵窗花的照片,就想說計畫性來拍拍,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種……」楊朝景笑著說,「後來發現根本沒辦法,因為種類太多了,而且每一種又會因為線條變化,衍生成新的圖案。」
怎麼有那麼多的鐵窗花?鐵窗花出現的年代?鐵窗花除了防盜需求外,還藏著甚麼樣的故事?
1950~1970年代是鐵窗花大量出現的年代,「是台灣房子蓋最快,也是最有趣的時間點。但是學界相關的研究文獻卻極少。」楊朝景和辛永勝只能土法煉鋼地踏查尋訪鐵窗花的脈絡。
樣式特殊的鐵窗花總有自己的故事。找鐵窗花的過程,如果碰到主人在家,他們都上前探問。許多鐵窗花的設計與屋主的職業有關,眼鏡公會的顧問將鐵窗花設計成眼鏡造型;教音樂的人家,鐵窗上有小提琴、鋼琴、吉他等樂器;或把自家的商號、logo鑲進鐵窗裡,「而且台灣人在破冰之後都會很熱情,聊完天都會被請客,招待水果、青草茶,更會熱情地移除障礙物,讓我們拍照。」楊朝景說。
老屋顏工作室出版的《老屋顏與鐵窗花》書中,他們記下印象最深的鐵窗花是在鹿港的民居,屋主將鹿港的名所「十宜樓」和「半邊井」設計進鐵窗花裡,用技法呈現建築的立體與透視感,還有將與女兒同遊法國的回憶,製作成一幅「法國巴黎凱旋門」的鐵窗花。這些鐵窗花成為家族的記憶,跟著成員一起生活下去。
還有另一面位在台中的樂章窗花,直接把五線樂譜焊在鐵窗上,版主貼上網徵求曲目,引起了一連串的鍵盤探案,可惜至今尚未得到正確解答。
而鐵窗花怎麼找?楊朝景建議,多往各地的舊城區找,少走大路,多走小巷,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別忘了抬頭往二樓以上的鐵窗探探,開眼就有驚喜。
楊朝景(左)與辛永勝(右)建立的「老屋顏」粉絲頁,帶起找鐵窗花的風潮。(莊坤儒攝)
鐵窗花乘載了家族的故事。鹿港的黃爺爺將與女兒同遊法國的回憶,製作成一幅「法國巴黎凱旋門」的鐵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