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木林的實踐
2002年,廖偉立提出「雜木林」的論述,台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植物、林相、生態豐富,多元共存的景象,與寒溫帶國家的單一林相截然不同。在人種上,台灣是個移民國家,接納了各種族在島嶼上共榮共生,是充滿生機的多元,也成了台灣的本色。
呼應雜木林的多元與異質,轉譯到建築上,「我希望我的建築不要太一目了然,進到空間時,可以迷路,可以探索,可以體驗。」廖偉立說。
材質上,「我不會用一個單一的材料,這也是我對雜木林的理解。這個房子需要什麼樣的結構,就選用不同的材料。」在他的建築裡,運用台灣傳統的紅磚、最能反映光線的清水混凝土、住宅加蓋常用的金屬板、各類的木頭集成材、用來引入戶外風景的玻璃等,都成了建築的表情。
礁溪教會的歷史已有百年,廖偉立留下第二代教堂的原物,鑲嵌在新教堂中;舊教堂的匾額「禮拜堂」三個字還掛在主堂的入口,第二代教堂的舊木窗被保留下來,安在主堂兩側的牆上,負責穿光引影,「建築也在呈現時代的意義,如何承先啟後。」
還有,還有,那北緯23.5度的陽光和各個季節的風。坐在德光教堂的主堂,或是礁溪教會的入口,你會感受到建築師把光和風都當成材料,融進了建築裡。因此,當某個時刻看見彩虹爬上牆面,或十字架的倒影,這聖俗交融的空間時時刻刻可見驚喜。
問廖偉立在建築裡如何看見台灣?建築師則表示,用來指涉的符號易受限,時代的意義也會褪色,只留下鄉愁而已。但是台灣的雜木林,反映了台灣地理與人文的獨特性,是充滿生機的多元,一同並存,展現常民駁雜的生活能量,讓個別的存在眾聲喧嘩,就是台灣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