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墾殖,甘蔗、水稻成為島嶼風景
「荷蘭對台灣真正大的影響是台灣的『無國家』時代,由此時開始,逐步邁向了終結。」鄭維中解釋,其實人類漫長的歷史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如遊牧民族或極地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的生活方式並非定著在一塊土地上,沒有土地所有權觀念,也不需要國家組織,一如1624年前的台灣。可是,荷蘭人在大員蓋了熱蘭遮堡,開始從中國東南沿海招募漢人到台灣墾殖,賦予漢人土地,從其中收取稅收,而開始了幾乎不可逆的過程。
除了稅收外,荷蘭人的商業經營是多方面的,轉口貿易總有起落,他們尋找獲利的管道從沒停過。為了搶佔日本鹿皮市場,荷蘭多次征討原住民,取得了鹿皮供應的獵場,也把台灣西海岸原住民納入了荷蘭管轄的範圍。在荷蘭人的軍事保護下,漢人得以進入原屬原住民的獵場,並在指定區域定居開墾。自此,國家管制的步履亦步亦趨,由土地權利衍生到稅收、買賣、繼承、抵押、借貸等,這樣的關係,建立在文字契約上,國家作為第三方保證,三百年後整個島嶼都被納入體制內了。
荷蘭對台灣更切要的影響是鼓勵漢人男性遷徙來台,給他們土地,在此定居,導致漢人成為台灣社會的主體。美國知名的漢學者歐陽泰在其著作《福爾摩沙如何變成台灣府》一書中,闡述著當中的過程與故事。
隨之影響的是,「台灣的稻米跟甘蔗都是在荷治時期發展的。」鄭維中說。台灣南部適合甘蔗種植,荷蘭也看上蔗糖的收益,招募漢人入台種植甘蔗,生產糖。雖說中國廣東和福建也生產蔗糖,製糖技術比台灣好;但荷蘭人掌有歐洲的通路,利用與葡萄牙在巴西戰爭期間(1645~1654)巴西糖供應不足時,在台灣生產糖,然後銷往歐洲,獲取暴利;雖然隨後獲利下降,此舉卻促成台灣糖業開展。
「外來物種,真正影響最大的是牛。」牛是跟著耕種一起的,荷蘭人從中國進口了水牛作為耕作的獸力,又與鼓勵漢人移民置產的措施相結合,水牛這物種才穩固的移入台灣。
水稻的種植則較多意外成分,是漢人不斷湧進台灣的結果。鄭維中解釋,其實荷蘭人不重視水稻,只因為漢人有土斯有財,漢人的主食就是米飯,他們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呀!
你說,1624發生什麼事?城堡、果樹、水稻田、甘蔗、水牛,這在台灣稀鬆平常的文化風景,背後其來有自呀!
台灣糖業的開展始於荷治時期,當時即已銷往歐洲;日治時期,發展現代製糖業,更成為台灣三大出口品之冠。圖為運送甘蔗的五分車。
圖為南投草屯加老里百年芒果樹與金黃稻海。這稀鬆平常的島嶼風景,與荷蘭人大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