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的多元文化
在滿州鄉,有一條歷史悠遠的古道,介於滿州與茶山,因此名為「滿茶古道」。昔日原住民斯卡羅族人會經過這條路去海邊捕魚,而在日治時期,國語傳習所的小學生也會走這條路去上學,因此,又稱「捕魚路」、「學生路」。
日治時期,全台總共有14間日語傳習所,滿州是第一個建校的地方,而當時的恆春廳長,是前沖繩縣師範學校校長相良長綱,可以窺見日本想要教化原住民的決心。
滿州鄉生態旅遊觀光促進會理事長馬仙妹告訴我們,滿茶古道與南仁山是社區主要的生態旅遊路線,雖然近期旅客不多,但是對生態保育有熱情的她相信,只要有一、兩個人聽進去保育的觀念,他們的努力就值得了。
踩著腳下踏板,向北前往旭海部落,一探當地原住民文化。從清朝開始,政府稱恆春一帶的原住民為「瑯嶠十八番社」,斯卡羅族大頭目卓杞篤與養子潘文杰,常在外交衝突發生時,負責居中斡旋。日治時期,潘文杰的後代遷徙至旭海部落,因此現在部落裡,有許多人姓「潘」。在這裡也可以看到阿美族、排灣族與卑南族等多元族群的生活面貌。
旭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呈清說:「冬天很多騎腳踏車的,會來這裡泡溫泉,一次150元而已,很便宜。」1887年,潘文杰帶著英國探險家泰勒前往台東,途中發現從石縫冒出來的旭海溫泉,後來居民蓋了屋子,形成溫泉區。潘呈清也回憶,因為溫泉就位在國小附近,媽媽總是會叫孩子洗完溫泉再回家,於是有同學出門時,靈機一動往頭上擠洗髮精,下課後就可以直接跳進水裡洗澡。
最後一站,我們前往阿朗壹古道,由當地人穰懹擔任導覽員,從台東達仁進入。上山前,會先經過750公尺長的礫灘,太平洋來的海浪不斷拍打海岸,空氣中充斥著「轟!轟!」的聲響。穰懹說,在不同季節,石頭會被海浪磨塑出不同的面貌,海漂垃圾也會被帶到海灘上不同的位置。
走過一階又一階的石梯,想像著先民穿越時的艱辛,穰懹告訴我們:「排灣族迎娶的時候,還要扛轎走呢!」小時候他也常跟著長輩來這裡採月桃葉,收穫滿滿地回家。貼心的他,每走大約20階,就會喊:「停~休息一下!」經過大約一小時,我們攻頂了。向下一望,湛藍的海洋裡有兩隻海龜漂浮著,穰懹打趣地說:「這裡拍照要拍醜,很困難喔!」
望著壯闊的海景,回想這幾天聽見的歷史故事。突然發現,恆春半島的美,不只在其大山大海,還有多元民族相遇、互助,留下來的集體記憶。這些珍貴的文化,造就了這塊土地獨特的魅力。
里山生態公司近期為社區導覽員開設英文解說課程,因應未來外國旅客來訪。圖中左一為社頂公園導覽員賴永源。
騎在台26線鵝鑾鼻到佳樂水路段,因鄰近太平洋,又有東北季風,因此只有耐旱的灌木與草原生長。
台26線港仔到旭海段,山邊土石遇水常造成泥流,經楓港工務段同仁努力,用當地海岸的埔姜與鵝卵石鋪設盲溝,現在美觀又安全。
阿朗壹古道介於台東達仁與屏東旭海,是台灣少數未有公路開發的路段。(莊坤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