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再創新
「古早有布袋戲以來,都是聽戲,聽口白而已,沒有人在看尪仔。」陳錫煌講起以前的傳統。
時至今日,聽懂台語口白的人迅速銳減,掌中戲的市場式微。陳錫煌六十多歲時,著手研究發揚,「我把傳統一些不好的丟掉,再把一些好的東西添上去,這樣比較好看。」
為了讓聽不懂台語口白的外國人也能領略掌中戲的美,他將自己的看家戲《巧遇姻緣》再改編,不用口白,只取動作,三尊戲偶「生」、「旦」、「丑」就讓人為之傾倒,也從細節看出陳錫煌的再創新。
他請的小生風流倜儻,一邊踱步,一邊搖扇,傳統是用袖口把扇子展開,陳錫煌將之改良,用戲偶的手指輕輕把扇面撥開,讓人驚呼連連。
小旦的動作更見難度,用手撐開紙傘,是一絕。再用手指把烏黑的長髮撥到胸前梳弄,再一個甩手,讓髮絲飛散,拋到肩後,宛如人的動作一般。戲偶要下場了,只見小旦微微側身,那幾乎只有0.5度角的微微頷首,就把女性的羞怯、顧盼流連的風采展露無遺,讓人想對著戲偶吹口哨。
手搖著扇子,走加跳的步伐,可以蹺二郎腿,哈上一管菸,搔搔頭,敲敲腦袋,丑角的性格就在動作中展現。
「活」,是陳錫煌請尪仔的核心精神,要讓戲偶的動作宛然如人一般,包括姿勢、眼神、力度,「你不能把它當作是戲偶,要把他當作是人。」尪仔的眼神一定追著動作的方向,「就像我在跟你說話時,我的臉一定向著你,不可能面向其他方向,這樣沒禮數。」陳錫煌解釋道;留意他說話的用語,用了「請」神明的「請」字,更透露藝師發自內心對這份藝術的敬意。
還記得在一場由結業藝生陳冠霖主演的表演,陳錫煌客串上陣表演弄碗公的戲碼,用棍子撐起厚重的陶碗公旋轉,已是專業級的陳錫煌卻操弄得似倒非倒的,讓台下的觀眾看得緊張兮兮,真怕就弄破碗公了,用現代的流行語講就是在「撩」觀眾,「這樣比較好看」,擁有無數野台經驗的陳錫煌,深知怎麼讓戲更好看的撇步。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尪仔也要裝得水水,上台亮相才風光。陳錫煌亦精於戲偶的製作,舉凡刺繡、雕刻、彩繪、裁縫各項工藝都難不倒他,各式的衣飾、盔帽,小生的摺扇、小旦的長髮亦是他自己研發改良。
79歲那年,陳錫煌再入江湖,創「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我看當時傳統的東西快要消失了,才想說出來整一個團,加減來拉拔一下傳統的東西,看看救不救得回來。」陳錫煌說。
其實,自1970年代之後,金光戲當道,接續霹靂當朝,傳統掌中戲榮景已失。但早在1984年,他與弟弟李傳燦就在父親李天祿的指示下,開始在板橋莒光國小進行校園傳承,持續了13年之久。陳錫煌的弟子也為宛然家族開枝散葉,如吳榮昌成立「弘宛然」、黃武山的「山宛然」,還有來自法國的路婉伶。
身為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陳錫煌也招收藝生,只要願意學,他沒有留一手,但在他多次的講座、言談中,察覺他的著急與不安,他也希望企業多多出力贊助,這是一門活生生的技藝,培植的藝生要有實際上場的歷練才能進步,從做中學,亦是練就一手功夫的不二法門。
許正宗帶來自家看門戲《鷹爪王》的劇本,已被翻得破舊的冊子,少說都有50年以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