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欣賞過台灣各大宗教的堂皇廟宇,到這裡不免會覺得簡陋、凌亂;如果你看慣了各大宗教的莊嚴禮儀,你可能會覺得這裡一切都很隨便、無序;如果你喜歡都會中流行的養生蔬食,你多半會認為這裡的素菜既不可口、也不健康。
但是,如果你厭倦了功利社會的爾虞我詐,你會發現這裡人人都像兄弟姊妹;如果你曾經為求溫飽而奔走終日,你會發現這裡的合作、共享能給人更多滿足;如果你體會過都市生活的匆忙與空虛,在這裡你會看到他們的平靜與安樂…
落腳於台南玉井的「真理家族」,屬一貫道。從玉井街區過來,開車10分鐘便能抵達真理佛堂。名為佛堂,實際上只是一棟外觀平凡的3層樓房,一樓是大廳,擺了幾尊彌勒佛像、大小桌椅,還有兩台電視機,感覺和一般小鎮居民的客廳差不多。二樓是敬拜彌勒佛的佛堂,三樓則是敬拜無極老母的無極宮,形式簡單,沒什麼特別裝飾。佛堂一樓後方有廚房,旁邊圍繞有菜園、庭院,以及彼此相連的各家庭住屋(皆為8至10坪的套房),構成一個別緻的小院落,稱作「彌勒社區」。
這裡是真理家族的起點。1993年,信仰一貫道的張和平因病從屏東縣政府退休之後,與兩位「道親」來到這裡設立佛堂,並以共居共食的方式展開後半段的人生。鄰近的許多一貫道道親來此拜佛,發現此種生活方式很有益處,加入者逐漸增多,還有一家三代連兒女親家一起過來的,至今14年,成員已近百人。
隨著人數的增加,真理家族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原本一層樓的真理佛堂加高至三層樓,周圍的住屋也逐步增建,還買下了附近的幾塊地用作果園、菜園和住屋。資金由家族成員共同出資,分別登記在不同成員名下,工程建築人力、果園菜園的耕作人手也都由成員共同擔任,自力更生地建造自己的家園。
午餐後,「大家長」張和平在佛堂二樓給大家「講真理」。
放下,才能快樂
一貫道曾有被政府打壓的歷史,但如今已得到認可,成為台灣的代表性宗教之一。它的教義基本上是雜揉儒、釋、道三家,並兼容耶、回而形成其「五教同源」、「道法一貫」的面目。如以儒家的倫理與佛家的持齋、戒殺作為日常生活準則,秉持「三期末劫」的末世論,認為當今已至終末的「白陽期」,「無極老母」將派遣「彌勒佛」降生拯救世人,重返萬物本源的「真空家鄉」。
真理家族創始人張和平長期信仰一貫道,曾是一貫道講經解惑的點傳師,但真理家族與一貫道既有的任何組線都沒有隸屬關係,自成一格。當初張和平之所以會在一般的道場之外創設共耕共食的真理佛堂,主要來自於他對社會與宗教現實的深層反思。
他先以佛教的「末法時期」概念陳述當前世人私心大作,社會亂象層出不窮,自殺人數節節上升。在此時,「過去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樣的,匹夫興亡,國家也有責任,」有能力的宗教家應該負起責任,求上天開恩給人指示一條明路。
但是,過去以禪宗為主流的傳統佛教都講「空」,要人出世苦修,沒有提供「在世上可以入手的理路」;一般道場,包括部分一貫道道場,則注重以宏偉建築、莊嚴儀式或經文來吸引人,也沒有落實到生活中去改變人的心性與人生觀,很多人去道場打禪七、做法會,其實都是湊熱鬧的。有人重視做功德,但其實是想求福報,仍是「有相佈施」,不是佛陀所說的「無心佈施」,仍舊落在因果輪迴裡。
「我們則是強調生活禪,不談大道理、不重儀式不鑽經典,而是從生活中開導,遇事解疑,開悟見性就在瞬間,讓大家學會放下一切執著,釋放內心的『真人』。」
「學會放下之後,在生活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讓禮運大同篇那樣的理想國在人間實現,這樣性靈與生活並進,才能當下極樂,真正救人,」張和平說。
人間理想國的理念說來容易,但習慣了現代的功利社會和個人主義,要放下私心與物慾,所得歸公,過簡樸的團體生活,談何容易?在此住了12年的巫承翰,原本在台北天母做房屋仲介,表面上事業成績亮眼,但「當時我的人生卻出了狀況,媽媽中風臥病在床,與妻子攤牌準備離婚。在困頓中,是『放下』二字,讓我警覺台北奢華的生活不是我要的,」他說。
「剛開始會有點不習慣,因為眾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很多毛病會不自覺地顯露出來,」巫承翰解釋,「像我以前很自我,大男人主義,任何事情不順我意就會發脾氣,跟太太也處不好。來這裡之後,因為各種生活細節都要與眾人遷就、磨合,再加上持續有真理的討論,逐漸學習看開、放下,不要雞腸鳥肚,幾年下來才慢慢改掉。現在的我幾乎沒有脾氣,與太太的關係也改善了,這種集體生活真的幫助很大。」
巫承翰有感而發地說,他和大部分家族成員來這裡之前,儒、釋、道各教的經典都有唸過一些,「但真的是念經不如行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從集體生活實踐中去體會,才是最真實的。」
除了像張和平與巫承翰這樣的年老退休與中斷事業者,真理家族也有一些年輕人參加。鄭瑞彰今年30歲,退伍後沒多久就隨母親來到這裡,目前負責木工。對他而言,來這裡既是開啟新生活,也是盡孝道。他為人四海,曾接觸過社會上形形色色人,但兩相比較,「外面的生活並沒有比較好,樣樣都要錢,也沒有這麼多人可以互相照顧,」鄭瑞彰說。
問及年輕人常困擾的兩性關係,他除了痛斥台灣男性被日本A片毒害外,也解釋真理家族的態度是引導年輕人養成正確觀念,「感情固然能讓人快樂,但比較重要的是失去時要能放下、看開,不然反而變成壞事。」
除了理念的開導之外,真理家族在年輕人的婚姻、兩性關係方面,並沒有任何戒律規定,「都什麼時代了,誰還管這個呢?」他笑著說。真理家族目前以中老年人較多,年輕人不多,因此少有社區內戀愛或結婚者,多是在外結交後一同入住,也沒有因結婚而離開者。
過去從事藝術創作的陳德平,在自己的 小木屋前與鄰近鎮上的小孩玩耍。
有點散漫,有點浪漫
貼近觀察,會發現真理家族成員可不是一群道貌岸然的隱士,而更像是活潑、隨和的鄉下人。
記者在午餐時間抵達,隨即被請進廚房。同時間有許多人進出、談笑,非常熱鬧。大家來用餐的時間不一致,也不一定坐在一起吃飯,有的夾了菜便把碗端到客廳,「吃飯配電視」,毫不拘束。飯菜皆素,但可不是什麼有機養生蔬食,而是小時候阿嬤會吃的那種「隨便素」,如青菜、破布子、炸豆雞等,有點鹹、有點油,肯定不合都市人的胃口,但他們說,無所謂,吃得飽就行。
午飯後稍事休息,隨即上二樓準備「聽真理」。眾人先向彌勒佛鞠躬,然後分男女兩群坐下,由張和平主持,搖著扇子,不疾不徐地想到哪講到哪,從社會新聞講到家庭倫理,從宗教義理講到人際關係,但主旨總圍繞著「放下執著才能擺脫世間煩惱,快樂生活在當下」,接著就是問答解疑。
講真理的同時,有兩人穿梭其間為大家倒茶水,眾人邊喝茶邊聽講,神情悠閒像在聽長者講古。與一般上課不同的是,是否上樓聽真理可以自由選擇,想做事、想休息、想聊天的儘管各做各的,沒有特別規定。一個小時左右講完,向彌勒佛鞠個躬,就解散了。
晚飯後還有一場類似的講座,但由眾人討論、分享心得為主,比較熱鬧,同時也是每天討論社區事務、協調不同意見的場合。
對於真理的追求,他們既不讀經也不搞神秘,而是在自然閒聊中傳遞生活實踐的智慧。一般宗教社區常見的「教主崇拜」,在這裡也不見蹤影,創始人張和平在他們眼中是個慈祥、和氣的長者,他們稱他張阿伯,就像過去大家庭裡的家長一樣。
遇有不同意見,他們的協調原則就是個「讓」字。張和平解釋說,「這麼多人共同生活,大小事都會有不同意見,但我們『讓急、讓愚、讓賢』,對於急躁、我執我見比較重的人,就讓他,耐心等他在實踐中慢慢改正,用時間換取進步;對於賢明正確的,我們就遵從。」
正是這種平等、隨和,使得真理家族可以包容各式各樣的人。40多歲的陳德平過去是位藝術家,風流不羈,學美術、學哲學,也曾浪跡天涯,尋找成道的路徑。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他,因為在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喜樂,一待就是12年,平時在芒果園工作之餘,還幫忙設計新建築的裝潢。其他人的住屋都是相連的混凝土建築,但他的卻是一棟獨立木屋,屋頂是農會舊倉庫的木結構,室內有板岩、漂流木的裝飾,十分雅致。
就連知名民歌手陳明章,也被這種特質吸引,經常和太太來隨興小住幾天,邊渡假邊創作。據真理家族成員說,陳明章和他太太對人十分親切,不僅以自行設計的T恤相贈,晚上還會找他們彈吉他唱歌呢!
在真理佛堂的三樓,每日三餐飯前都要上香,敬拜彌勒佛以及後方沒有形象的無極老母。
互助合作大家庭
真理家族雖是一個宗教社區,但並沒有專門的宗教執事與編制,倒是所有成員皆依能力與興趣,分為家事組、農工組、木工組、鐵工組、菜園組等。所有工作鼓勵自動自發,做多做少自行拿捏,不過,從各項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看來,其中顯然自有一套默契。
陳先生原本在中油公司的機械部門工作,發現這裡精神與物質並重,是真正可行的烏托邦生活,所以退休後就搬來這裡,開始學種芒果。「以前沒做過,不知道做農原來這麼辛苦!」陳先生苦笑著,隨即又露出滿足的神情說,「不過種東西就像是養小孩,看著它成長很有成就感。跟人不一樣,樹不會勾心鬥角,你付出多少它就長多少。」
真理家族在佛堂附近買了兩塊地種芒果,是其對外銷售的主要產品。「以前人手少,曾經交給販仔拿到市場去賣,但現在是自己包裝銷售,沒有中間剝削。其中也有很多送給朋友,因為我們的芒果不灑農藥,全部用人工除草,很受歡迎,」陳先生解釋說。
真理家族的鐵工與木工組主要負責建造家族自己的房舍,偶而也幫忙朋友做些營造工程,賺些外快,最遠還曾經到墨西哥3個月,幫一位道親蓋工廠。目前,他們正忙著蓋新房子,要在菜園附近興建一座供訪客住宿、參觀的「前輩堂」,還要在大馬路邊蓋一間手工藝品店,販賣他們自製的手工藝品、從外地批發來的茶葉等等。
特別的是,儘管真理家族成員依然保有自己的帳戶,有私人存款,但是在家族生產事業中的所得則全部歸公,交由大家長張和平統一管理,成員有任何需求再向張和平拿錢。財務來源主要是農產銷售、鐵工木工收入以及成員捐輸,進出都沒有記帳,完全互相信賴、自由心證。
記者小心眼地向他們提問:「如果有人好吃懶做怎麼辦?」但每個人都笑笑地否定這種可能性。「大家都在做,你怎麼好意思偷懶?」「大家都是理念認同才會來這裡,如果想過安逸生活就不會來了!」還有人說,以前坐在房子裡不動才會悶出病來,現在每天勞動流點汗,很愉快呢!
儘管有電有瓦斯,但他們依然蒐集廢木料煮水,一點也不浪費。
反思
真理家族雖標舉是宗教社區,但實際運作上反倒是以生活實踐為主,透過實踐來提升性靈。
然而,眼前的和樂無憂,卻不能保證未來一帆風順。有學者指出,這種不強調經典教義的鑽研而著重生活實踐與應機提點,其實只是粗淺的經驗分享,不足以達成自性的圓通無礙。同時,在入住人數和外來訪客都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真理家族無嚴格組織、戒律與儀式的運作方式能否維持長久?在各項生產事業逐一開辦,未來甚至可能參與市場競爭的情況下,目前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隨遇而安的理念還能貫徹嗎?
只是,誠如前述,「念經不如行經」,這些問題空言無益,恐怕還需你我從人間桃花源的歷史實踐中共同尋找答案!
成立年代 1994
地點 台南縣玉井鄉
創始人 張和平
主要教義放下執著,當下極樂,實現禮運大同理想國。
人數 近100人
經濟型態 共耕共食,共工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