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豔文的前身其實是來自18世紀的章回小說《野叟曝言》,再經由台灣布袋戲教主黃海岱改編成共10集的劇本《雲州玉聖人──史炎雲》。如今我們熟知的史豔文,則是黃俊雄繼承父親的創作而來。
四十多年來,史豔文從第一男主角,逐漸變為傳奇般的存在,台灣布袋戲的正派主角們,都承襲了史豔文的部分形象,但是再也沒有如史豔文這般的「完人」。
黃海岱曾以「一聲呼出喜怒哀樂,十指搖動古今事由」描述布袋戲,布袋戲不只是一種表演形式,更是宣揚倫理教化的載具,因此他刻意塑造一個完人,來傳揚忠孝節義的價值,為亂象紛呈的社會帶來一股清流;這也是布袋戲的初衷。
黃俊雄看中電視傳播的威力,將原本「掌中戲」的戲偶尺寸加大,後場配樂也改成西洋管絃樂,營造出磅礡氣勢,搭配電腦特效動畫,並自行鑽研出一套布袋戲的攝影技巧,成功將布袋戲送進家家戶戶的電視機,而橫掃全台,讓史豔文成為任何偶像都無法超越的傳奇。黃俊雄的子女們也接下火炬,發展出霹靂、天宇、金光(天地)等分支,建立起龐大的布袋戲帝國。即便兒女事業有成,年逾八旬的黃俊雄仍然常常接受表演邀約,親自表演一段操偶絕活。「布袋戲,就是我的生命。」黃俊雄說。
布袋戲堪稱是台灣文化的代表意象,《光華》40年來也多次報導布袋戲議題,和史豔文一同成長,見證了台灣文創從萌芽到茁壯的過程,並同樣面對了新媒體轉型的挑戰,讓布袋戲從電視,轉戰電影、手機等不同的載具。面對時代變遷,黃俊雄認為承繼傳統,追求創新,是創作者不變的精神,而俠骨丹心的雲州大儒俠史豔文,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高貴節操的象徵,不會退流行。
布袋戲,就是我的生命,
承繼傳統,追求創新,
是創作者不變的精神,
以此與《光華》共勉之。
──黃俊雄
雲州大儒俠史豔文縱橫江湖四十餘年,堪稱台灣電視史 一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