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記憶、文化
這天,在台北公館旁的蟾蜍山聚落,有兩戶人家特別熱鬧。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捲起袖子,將手伸進大竹篩,在「葉媽」的指令下,搓揉著糯米粉。揉啊揉,原本生疏的一群人,臉上逐漸展開笑靨。而另一戶的廚房裡,年輕人站在爐火旁,圍繞著正在切菜的「阿美姐」,問起她與這道料理的緣分。
這是台大為Minerva學生開設的工作坊之一「美味的照護和地方營造」,由城鄉所黃舒楣助理教授與社工系陳怡伃助理教授合開,邀請蟾蜍山居民擔任社區老師,教導學生做菜,希望他們從中觀察食物與料理者的生命連結,並思考老年人照護的意義。
「阿美姐,為什麼你吃這麼辣?」、「這道菜你是從哪裡學的?」、「可以問這菜刀是哪裡買的嗎?切得好順手啊!」Minerva學生從這道「銀芽粉絲」,嗅出阿美姐的家世背景,問出她離開江蘇老家,嫁給四川籍前夫,最後搬至蟾蜍山的故事。接著,大家也開始分享自己對食物的偏好與由來。「輪到切菜的那個人,會變成主角,大家就開始問他問題。」陳怡伃想起當時學生真誠且熱絡的分享,仍然印象深刻。
而葉媽的廚房裡,精彩的故事也正在上演。「大家在搓糯米糰時,有學生看起來特別熟練,一問之下,發現他是越南裔美國人,以前有類似的烹調經驗。」黃舒楣認為學生在「一起搓」的過程中,對彼此有更深的認識。後來大家在等待草仔粿蒸熟時,學生問起葉媽年輕的戀愛史,發現出身新竹湖口的她,嫁給外省籍丈夫後,餐桌上不再出現草仔粿這道客家菜,大家進而思考,食物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意義。
「同學們分享非常踴躍,欲罷不能!」陳怡伃說有學生曾在安寧病房當志工,發現病人的最終心願是吃冰淇淋;有學生的奶奶生前常做馬芬蛋糕給家人,於是現在家族會舉行「馬芬蛋糕party」來懷念她;連韓裔的隨隊也哽咽地說,自己非常懷念家中的海帶湯,但嘗試多次後,仍煮不出記憶中的味道。
「他們的敏銳度很高!」黃舒楣與陳怡伃一致認為,這群學生能看見事物背後更深的意義,面對文化差異的包容力也較高。「當天雖然室內悶熱,空間有些狹窄,卻沒有學生抱怨或變臉。原本擔心西方學生不吃辛香辣的料理,但是後來大家吃光光,邊吃邊流淚。」
兩位老師都對明年的工作坊抱持期待,也將微調課程,讓背景多元的Minerva學生,有機會在課程中運用自身專業,來探討活躍老化(active aging)的議題。
台大為Minerva Schools舉辦的工作坊 「從土地到手裡的台灣茶」,帶領學生到 坪林茶園觀察。(台灣大學國際事務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