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圓是技藝、是歷史
肉圓這道小吃對台灣而言,是一門技藝,也是歷史。
凌晨六點,北斗「肉圓瑞」的廚房裡,兩位師傅與老闆娘正熟練地將炒過的筍丁、醃漬的豬肉,放進錫製的模型裡,最後裹上一層粉漿,再迅速地將整顆肉圓挖起。因為技法不同,三個人做的肉圓外型都不相像,一位師傅說:「以前這個模型都是要訂製的,會跟著師傅習慣一輩子。」
廚房裡,瀰漫著五香粉、米漿的香味,一旁的機器正在攪拌粉漿,鍋子同時有爐火加熱,這樣做出來外皮才有彈性。第三代的老闆范士賢,從小就跟著父親學做肉圓,他認為做肉圓的重點在於掌握皮與餡的比例,每一次抓料的份量都要適當,肉圓包好後,蒸15分鐘後用電扇吹涼,再送入冷凍庫。
每年媽祖遶境經過北斗,入廟前會經過宮前街,肉圓瑞的舊址就在附近,於是從第一代老闆開始,會招待騎腳踏車的香客隊伍「鐵馬隊」吃肉圓,多年來已成為傳統。
另一家北斗肉圓老店「肉圓賓」,現址在省道台一線旁,因此有許多名人造訪,留下他與老闆的合影。其中一張照片是,老闆張凱偉受邀到總統府,為國宴提供肉圓的照片。
廚房內,老闆娘正在包肉圓,她指著桌上放調味料的瓶子說:「我們不用五香粉,而是用甘草,自己磨粉。」因為娘家經營中藥行,老闆娘選擇用甘草調配醬料,而這份甘甜正好可以中和醬料中豆豉的澀味,也讓肉圓入口後回甘。「很多人以為包肉圓很簡單,但是,如何讓手自在地抓粉漿,也是一門功夫。」
老闆張凱偉年輕時是舉重選手,即使現在不在訓練場上,對炸肉圓也力求完美呈現。他在油鍋旁放著一小盆粉漿,因冷凍後的肉圓表皮有裂縫,所以肉圓下鍋前,他會用少許粉漿填補,避免油炸時變形。對張凱偉來說,當客人說他的肉圓好吃,那份肯定與當初他在場上的榮耀,都同樣珍貴。
在台北這座城市裡,可以看見各式變化的肉圓。「阿財彰化肉圓」,經營超過40年,其酥炸的外皮,讓許多離鄉的彰化遊子得以解饞。老闆為了因應台北人的口味,讓外皮不過於酥脆。老闆也建議客人品嚐時,從原味開始,加甜醬,再加辣醬,最後倒入大骨湯,感受不同層次的味道。而隱身在巷弄裡的「劍潭肉圓王」,是營業超過40年的清蒸肉圓,老闆出身雲林,使用的粉漿在來米比例高,並調整水與粉的比例,降低粉漿的濃稠度,使外皮吃起來更清爽。
就像作家陳淑華創作《彰化小食記》的初心,從家常菜與故鄉小吃,找尋自己的身世與地方的關聯。在各地的肉圓裡,可以一窺當地的歷史與在地人的口味。
一顆肉圓承載著先民之間、對環境的互動,也展現當代台灣小吃的技藝,幾樣簡單的食材,只要稍做調整,就會誕生新的口感與滋味。肉圓,是一門技藝,也是一扇窺見歷史的門扉。
來自彰化的阿財肉圓,調整比例讓肉圓的表皮不過於酥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