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錯覺:專治不吃素
五郎時食在2020年3月疫情最嚴重之際開幕,由於全台許多餐廳來客量都掉至三~五成,原本抱著來一個客人就推廣一餐蔬食的態度,開到撐不過去為止,卻因顛覆饕客對蔬食的想像,現今周末假日要四週前才訂得到位。
在五郎時食,客人不只感受到高雄的人情味,餐檯前廚師們卯足全力解說菜單,在溫暖滿足的互動中,營造出私人招待所的氛圍。有此想法因而開設蔬食餐廳的,是具有27年日式料理經驗的師傅胡財賓,他15年前所開設的義郎日式料理,在南台灣已享有穩定的客群。
2018年,紀錄片導演楊棟樑問他:「有沒有想過開蔬食餐廳?」這樣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胡財賓,日式海鮮料理有沒有可能用蔬食呈現?是否能讓蔬食者用餐時,感受到廚師的誠意?甚至用好口味幫助葷食者轉吃蔬食?這一連串的問題,常在義郎餐飲執行長胡財賓的理智與心中,不時地對話、思考著。
胡財賓先是帶著團隊到日本尋找可以模仿的蔬食料理,卻沒有找到可以感動他的菜色。「穩死啊!」想要開店,菜單卻一無所獲,後來一個直覺:「不如『借』義郎的菜單來研發。」因而突破瓶頸。
「我們非常熟悉海鮮的味道與質地,對日式海鮮料理也可以做得很到位,那就藉由蔬食來模擬海鮮的口感、外觀與味道,將旗魚握壽司、炙燒干貝轉成蔬食。」以干貝為例,胡財賓團隊找出杏鮑菇有類似干貝的味道,經過特殊手法賦予海味後,再來就是吃起來要像干貝。他透露:「干貝有纖維,一顆三公分的杏鮑菇,每邊各切40刀,入刀三分,共切120刀,50顆干貝就要切6,000刀,用折磨人的刀工來創造干貝絲的口感。」
如何賦予海味?胡財賓找了大量的資料,卻是從偷懶的廚師不加魚高湯所熬的員工味增湯裡,找到靈感。將茄子、甜椒等蔬菜,浸泡大量日本海帶芽熬的高湯,來降低菇味,轉譯出海味的錯覺,做出仿真的星鰻、鮪魚、旗魚握壽司。
其中,還有注入廚師巧思所創造出味覺的豐富感,例如鮪魚搭配酪梨沙拉,讓酪梨的油脂補強紅甜椒的不足;旗魚用炙燒強化黃椒的香氣;香煎的干貝搭配紫蘇葉化解干貝的膩,再用畫龍點睛的松露粉,將海味的香氣加乘,添補植物缺少焦化的香氣。
吃了40年素食的客人陳美雪,誇讚每道菜都很有層次感,尤其是鵝肝。胡財賓解釋:「鵝肝是用切片的洋菇,加上鼠尾草等義式辛香料爆炒做成;鵝肝沙沙的口感來自綠扁豆的豆沙,再加入烘烤的核桃,增加油脂的元素。但如此費工,只能做成淺色的仿鴨肝,必須再用甜菜根液染成鵝肝色。」
客人中有二至三成的葷食者,大多數是陪素食者來,「有時葷食者一進門,眉頭皺著,一臉的不情願,但吃完一道一道菜,最後眉開眼笑,我就知道我們打中了他!」胡財賓用一餐飯改變人對蔬食的態度,對一位資深的廚師來說,真的是人生一大成就。
「過去烤活的象拔蚌,烤的時候還會一動一動的,沒有想到烤白精靈菇的時候,也會一動一動的。胡財賓說,「我至今仍不知道原因,我只能說我們對植物的認識太少了!」他想繼續推廣蔬食,畢竟素的海膽、干貝,也可以用在日式、法式或是義大利菜,成為台灣海鮮版的Beyond Meat。
消費者吃到鮪魚酪梨握壽司、炙燒辣味旗魚、象拔蚌佐魚子醬握壽司的反應是「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