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0年前展開的松露之路
論近年亮眼的發表成績,一定要提及30年前奠基台灣松露研究基礎的胡弘道研究團隊。
他們分別在1992年發表台灣首個松露品種──台灣塊菌,接續於2009年發表屑松露,胡弘道也在1990年代於台大實驗林中,建立亞洲首個人工松露園,數年培育後成功收成約20公斤產量。
中間數十載的空窗期,幸虧有傅春旭與林介龍等人重拾「台灣松露夢」接力棒,才又陸續發現五種新種。他們認為台灣的能量可不只有如此,「我們推估台灣的條件至少有15種。」代表目前可能還有潛在八種松露未發現,等待著我們發掘。
作為環境弱勢菌種的松露,喜鹼性土壤,在歐洲常於主要由石灰岩組成的喀斯特地形被發現。因此林介龍認為,除了南投日月潭、埔里一帶和台東利嘉、太麻里、安朔東南森林區,這兩處冰河時期孑遺植物大本營是熱點外,東部石灰岩地形也因為符合鹼性土壤的條件,也有可能潛藏尚未發現的世界新種松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高海拔山區森林深厚腐植層的特性,讓部分新種松露品種罕見出現在酸性土壤中,「挖到黑松露的土壤酸鹼值頂多在pH5、6間,都沒有超過中性的7。」林介龍一番話,表現出台灣新種松露的獨特性,以及與國際松露的顯著差異。據發表成果,台灣黑松露香味輕微、白松露的深脈松露則具有穿透力強、濃郁的特殊氣味,台灣腔塊菌則因橘紅色特徵讓研究人員耳目一新。
不論是發掘或培育,在松露領域中皆是國際長久以來爭相希望獲得解方的難題,因為每個地方、每個品種都有各自的習性,遑論這些地下菌因為土壤酸鹼值、溫度、濕度、寄主能量和附近菌相等多元因素交叉影響、干擾,可能出現過往並未記載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