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你我,點燃希望
喚起台灣人公共自省的意識是此次特展的訴求,策展團隊試圖用感性的方式,消化移工人權這樣生硬的議題。張文馨笑說,每個NGO都是練家子,大家都具備策展的能力,提出許多讓民眾更容易理解的方法。例如用台人與外籍兩套不同的工廠安全裝備,顯示移工在工作環境面臨的職災風險;或是用棺材來展現漁工在船上狹小到無法翻身坐起的生活空間;又或是設計情境,體驗家庭看護工被要求浴室、房門不能上鎖,隱私被剝奪之感;或者是用一只塞滿玩具、衣物的貨運箱,傳達移工對家人的思念。意欲用各種展覽物件,串起台灣民眾與移工之間的連結,進而理解,移工也是人,本應享有和台灣人一樣的人權。
有了關注,或許就能引發行動,帶來改變的契機。就像李麗華離開勞工局的職務,投身無給職的漁工職業工會,只因她看見外籍勞工在勞資爭議中的弱勢與無助。她從桃園搬到宜蘭,成立台灣第一個由外籍漁工所組成的職業工會,無懼地方勢力,陪伴移工爭取他們的勞動權益。來自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產業及勞工關係學系博士生高燕迪,因為在網路看到李麗華的付出,主動申請來台灣實習。來台前他特地學了印尼文,除了協助宜蘭的工會事務,他也到基隆的港邊,與移工一起吃飯生活,協助移工成立基隆市漁工職業工會。因為第二個工會的成立,讓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有望加入國際運輸工人聯盟,在移工議題上獲得更多的國際聲援。
林正尉分享自己多年前到東南亞國家駐村的經驗,街上林立著仲介公司,計程車司機聽聞他來自台灣,便說出自己親友也在台灣工作,台中、基隆等地的工廠,成為他與司機的連結,林正尉的地理觀重新被解構。台灣對東南亞的民眾而言,早已是熟悉的遠方,卻也令他反思為何台灣人對東南亞的所知甚少。
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移動人權特展,除了在台灣展出,館方也希望藉著FIHRM-AP的角色,讓展覽與國外的組織對話。過去移工選擇來台工作,看到的可能是家鄉有人到台灣工作改善了經濟,加上移工習慣報喜不報憂,鮮少吐露在台生活的諸多辛苦,許多資訊都是片面不完整的,他們並不知道來台後等在前方的是什麼樣的現實。因此,人權館希望將展覽帶到移工的原鄉,開啟討論的契機,讓更多人走進移工議題,共思改變的可能。
移工補足了長照、勞力密集產業等的人力缺口,因此改善移工生存環境,也是改善整體勞動環境,才能攜手迎向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