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線,製麵工藝的極致
麵線在麵食文化中發展最晚,換句話說,麵線是製麵技術達到最高峰的代表,其工序、技術最繁複。
我們來到盛產芭樂的高雄燕巢,拜訪仍堅持手工製作的「潘順龍福州式手工麵線」。潘建忠是潘順龍福州手工麵線的傳人,當初不顧家人反對,決心繼承家業,「因為這是獨斷的行業,這手功夫學起來,以後能走的路其實更廣。」
要聊麵線,潘建忠說要先定義,他強調自家做的是「福州手工幼麵」,幼麵和麵線有區別,幼麵的工序更繁瑣,麵線是減省了許多手續;只是隨著產業沒落,沒有人計較細節,就統稱麵線了。
天還漆黑的凌晨三點,潘建忠就起早,開始製麵的一天。
先是「和麵」,混合了麵粉和鹽水,再捏揉成團,「這個步驟也決定麵條的口感Q度,從一開始,我們的功夫就下進去了。」
接續把麵糰扛上工作台,用圓棍邊轉邊施力把麵糰擀平,更精確的台語用字是「紡」(pháng),潘建忠解釋,是因為紡麵的動作像昔日紡織棒轉動的樣態。然後,再用刀把紡平的麵糰切成手臂粗的長條狀。
接續「甩麵」,其實包含兩個動作,台語稱作「挲(so)條」和「幌(hàinn)麵」,一手先把麵條在空中旋轉晃動,另一手從掌心出力,把麵條壓在工作台,搓成螺旋狀,使其筋性更加結實。見我們疑惑,潘建忠拿出一條毛巾,要我牽著一端,他在另一頭旋轉,此時毛巾像捻紗一般被扭緊,質地密度變得結實,解釋了這道工序的用意。
「手工麵線沒有辦法一次到位,要慢慢來,一個動作常要重複一、二十次。」潘建忠的妹妹潘慧娟解釋。過程耗時費工,像甩麵這步驟要花半小時,很多業者沒學到,直接省略步驟,但口感就有差異。
福州幼麵製作的工序繁複,潘建忠解說時,使用許多今日已少用的台語詞彙與古老用字,他考據是來自古老的蠶絲業用語,或許是產品都是細如絲的樣態,使用了相似的工法。至今還遵循古法製麵的店家已不到五隻手指頭,所以他說:「你們的拍攝都是在記錄歷史。」他讓兒子在家自學,用意也在此,傳承這已少有人能實作的珍貴無形文化資產。
將細如絲的麵條如拉弓一般將其繃緊,就進入烘烤日曬的程序。
台北西門町的阿宗麵線,是國際旅客必訪的打卡點,大夥兒就在街頭吃起麵線,也饒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