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適逢聯合國十年一度的「國際家庭年」,各種有關家庭的議題再度成為熱門話題。而「屋頂蓋心」──聯合國為「國際家庭年」設計的標誌中,家的右邊留了個缺口,似乎正隱喻著近代家庭的變動和日趨開放。
全球十億多個家庭,在劇烈變動震盪的世界潮流中起了變化,我國也不例外。自從工業化、都市化、教育擴張以來,台灣家庭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改變。置身其中的你,是否察覺?又該如何看待、因應這些讓許多人憂心忡忡,卻又苦於無力挽回的「家變」?
家像什麼?每個人的比喻不同。
有人說,家是避風港,可以遮蔽人生旅途上的風風雨雨;有人說,家是提款機,供應日常財貨所需;有人將家比喻為蠶繭,溫暖但封閉;有人將家比做蝮蛇,看似纏綿卻互相憎厭。
「多種族家庭」大幅增加,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不可忽視的一種家庭型態。
家的聯想
事實上,家的希臘原文指的是「經濟單位」,而中文的「家」字,寶蓋頭下一頭豬,也是一種附帶有謀生工具的親族共居之處。如今,一家人雖然仍舊血脈相連,但賴以依存的謀生工具可能各不相同,也就難怪現代家庭「四分五裂」了。
過去理想的家庭是──由兩個第一次結婚的成年異性,所建構的一個永不離婚的家庭,並奉養老人,生育小孩,以負起承先啟後的重責大任。可惜這樣的家庭圖像經過一再演變,顯然已完全走樣,「第一次」、「異性」、「永不離婚」,甚至「傳宗接代」,都不再是現代家庭的必然要件。
兩年前,千代文教基金會針對e世代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七成的人不反對婚前性行為,近六成的人對婚姻的態度是「合則聚,不合則散」,五成以上的人認為家庭生活不一定要有子女,顯示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已受到嚴酷挑戰。
從公婆妯娌同住、大鍋大灶的大家庭社會,到今天只有父母、子女兩代的核心家庭,甚至夫妻二人清靜度日的「頂客」家庭......,不過才四十年光景,台灣的家庭已經有了非常不同的樣貌。
究其原因,「家庭變遷無法自外於社會變遷,它是工業化、全球化、女性主義、教育普及,以及政治民主、社會多元的附帶效果,」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指出,這是歷史事實,無關道德淪喪。
變動不居的新時代,雖然浪漫憧憬猶在,但結婚成家的夢想已有如手中的彩券──有希望卻沒把握。
孝道猶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從事台灣社會變遷調查,家庭的變遷是其中重要的調查項目。參與調查研究的社會所研究員伊慶春指出,近四十年來,台灣家庭的結構和關係的確已出現明顯的改變。
從家庭的類型上來看,一九六○年代以前,台灣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屬於大家庭型態,也就是由直系、旁系親族共居的「擴展式家庭」;一九八○年代以後,「折衷家庭」(直系血親三代同堂的主幹家庭)比例上升;如今則以夫妻和子女兩代構成的「核心家庭」為主流。
「有無與老年父母同住」是分析我國家庭類型的關鍵。伊慶春指出,與西方社會的「夫婦家庭型」不同,傳統中國家庭制度是「父子世系群」,因此,老年人口的居住安排方式,便成了考察家庭結構變遷的具體指標。
根據民國八十七伊慶春針對二十至六十四歲、已婚有偶者所做的「奉養父母方式與未來奉養態度之關聯」調查結果,台灣家庭與父母同住的比例穩定,近廿年來維持在20%左右,並沒有想像中瓦解的那麼快。
調查當時,63.5%的老年父母與其已婚子女同住,與人口學者所強調的台灣社會以「折衷家庭」為主的家庭結構頗一致。約有兩成的老年父母與配偶同住或獨居;六成受訪者的老年父母,其生活費是來自子女的供養。
令人意外的是,希望和老年父母同住、合乎傳統孝道規範的奉養方式,仍為為人子女者所偏好;反倒是他們對自己年老後的家庭圖像,展現出較高的非傳統態度,將近半數人的未來規劃傾向於僅與配偶同住或獨居(43.9%),並強調經濟獨立(44.4%)。
調查還發現,受訪者的奉養經驗和子女數,會影響他對未來的想像。本身與老年父母同住及子女數較多的人,顯然服膺「多子多孫多福氣」的傳統觀念,因而也越傾向未來與已婚子女同住,並接受子女奉養。
壽命的延長,使得阿公阿嬤和孫兒們相處的時間增加了,對祖孫雙方來說都是「利多」。
養兒防老?
從老人居住安排上來看,台灣三代同堂的「折衷家庭」似乎並未式微。
現任教於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系的人口學者陳寬政表示,台灣的家庭型態並沒有完全走向「核心化」,核心家庭也非現代普世價值,在台灣、日本、義大利等重視親族感情的國家中,三代同堂仍舊存在。
陳寬政進一步剖析數字表面下的真實情況,他指出,三代家庭(折衷)與兩代家庭(核心)比例的變化,反映的不過是子女與父母人數對比的變化而已,無關孝道觀念的改變。
舉例而言,日據時代由於嬰兒死亡率高,人們傾向努力生育以防子女早夭,以生育四個兒子、存活兩個為例,到老時父母若選擇與長子共居,而讓次子獨立門戶,則三代與兩代的家庭便各佔一半。其後衛生條件改善、醫藥發達、死亡率降低後,所生育的四個兒子若都存活,父母到老時擇一而居,於是三代家庭與兩代家庭的比例就變成一比三;近二十年生育率下降後,一般夫妻只生育兩個孩子,三代與兩代家庭的比例又回到原點。
然而,這種情況是否會因年輕一代受教育程度提高、經濟資源豐富,或老年福利增加的情況而有所變化,值得觀察。對照先前伊慶春的研究,近半數中壯年的老年規劃並非與已婚子女同住來看,三代同堂、「養兒防老」的觀念正逐漸轉變中。
家庭變遷,也反映出國家人口數量與組成的變化。台灣的家戶規模持續縮小,平均每戶人口數從一九六六年的五•六人,到西元二千年時只有三•四人。四人以下的家戶數量持續增加,二人戶在十年間從六十多萬戶增加到百餘萬戶,單人戶的成長率更是超過百分之百,二千年主計處人口普查時已達一百四十多萬戶。
萬家燈火,每一扇窗後面都有一個家庭的故事。無論是哪一種型態,都有通往幸福的道路。
家縮水了
家庭規模越來越小,與現代人晚婚、不婚、少生或乾脆不生有關。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國人晚婚現象日漸明顯,比起二十年前,男性初婚年齡延後了二•五歲,平均為三十一歲,女性則延後二•六歲,平均要將近二十七歲才初披嫁衫。
晚婚使得婦女有效生育期縮短,二十年來,台灣婦女平均生育年齡從廿五•六歲提高到廿八歲,延後生育的結果,也造成生育率下降。
此外,部分人結了婚卻沒有生育意願,也導致「兩人家庭」大量增加。根據主計處調查,現代人之所以認為婚姻中不需要有子女,主要是不願意增加經濟負擔,其次是擔心自己的自由會因此受限,第三個原因則是照顧小孩太麻煩。年輕人對晉級為父母一事,有人心懷畏懼,有人不感興趣。
另外,單身人口的增加,更是影響生育的主要原因。
根據內政部統計,九十一年底我國十五歲以上人口的婚姻狀況,有偶人數佔56%,未婚者佔34%,喪偶及離婚分別為5.5%與4.8%。換句話說,有將近一半的人處於單身的狀況。
十年來,台灣十五歲以上的單身人口增加了一百萬,其中女性增加36%,男性增加19%;而二十到四十四歲的育齡女性,十人中有四•二人仍是小姑獨處。這些不願意積極地尋找、或苦尋不著另一半的未婚與不婚族,轉而養貓、養狗、養寵物鼠。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主計處於民國九十一年的調查,在未婚者尚未結婚的主要原因中,「經濟問題」已取代過去的「未遇理想對象」躍居首位。在高失業率已成趨勢的情況下,將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可選擇獨來獨往、保持同居,甚至吃住都跟著父母,安於當個「單身寄居族」,也不肯輕易挑起「成家」的重擔。
誰說單身不能成「家」?志趣相投的好友,雖無血緣關係,也能成為「心理上的親屬」,在人生的路上結伴同行。(林格立攝)
親戚消失了
家庭的規模、結構起了變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也有了改變。
伊慶春認為,家人間的親密關係需要朝夕相處、耐心培養,而最大的「競爭者」則是工作和學校。
根據主計處「九十一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扣除睡眠時間,男性在家活動的時間平均只有六個半小時,女性平均不到八個半小時。
表面上看來,努力求學、勤奮工作都是為了成就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弔詭的是,人們卻也因此失去了營造豐富家庭關係的時間和心力。尤其日益普遍的雙薪家庭、分偶家庭(夫妻一方在外地工作)型態,更影響了親子間的關係。
有人說親子相處「重質不重量」,一天好好相處半小時,勝過整天膩在一起。伊慶春對此表示高度的懷疑,「親子關係要奠基在一定的量上,才有品質可言。對孩子來說,感受到父母總是守護在身旁,這種依賴感、安全感和被愛的感覺是很重要的。」
此外,伊慶春指出,兄弟姊妹人數減少、獨生子女增加,也使得家庭的人際互動關係改變,最明顯的是,叔伯姑姨消失,親人變少了。
另一個改變家庭關係的變數是──壽命延長。換句話說,親人雖然變少,但彼此在一生中相處的時間卻延長了。
壽命延長,使得老人家當祖父母的時間可能長達三、四十年。伊慶春指出,西方社會視祖父母為和核心家庭隔了一層的「親屬」關係,但對台灣社會而言,祖父母則是完全融入、不分彼此的「家人」。因此祖父母在身體、經濟都許可的情況下,總會提供兒孫輩更充分的照顧和財務支援。長期實施一胎化政策的中國大陸,現在就出現六個大人(父母加上祖父母、外祖父母)搶愛一個小孩的情況。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也指出,因為壽命延長、人口老化,將來「兩代老人」的家庭會越來越多。就如同日本社會現今的情況:六十幾歲的老人從職場退休後,還必須回歸家庭,負起照顧八、九十歲高齡父母的重任,未來,這種「老人照顧老老人」的家庭,在台灣也會越來越普遍。
老年人口增加,出生率卻節節下降,人口失衡是家庭變遷的結果,卻也可能是壓垮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
夫妻如萍聚?
再看看家庭的基石──夫妻關係,如今也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
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最近發表的研究指出,對男人而言,「僅與伴侶同居」勝過被拴在婚姻中;對女人而言,卻是「什麼關係都沒有」最好。
男女雙方都對婚姻意興闌珊,這也就難怪,為什麼有三成的已婚人口早上一醒來,希望自己還是個單身。結婚已從人生「必然」的經歷,轉變成一種自由的「選擇」,對許多已婚者而言,甚至是一種美麗的錯誤。
婚姻既可能是一種錯誤的選擇,離婚也就成為一種修正的機會,這種心態,已導致我國的離婚率迅速攀升。
台灣的粗離婚率(包含所有人口)從民國七十一年的千分之○•九對,二十年來上升至二•七對,有偶人口的離婚率,目前為千分之六•一,僅低於美國、澳洲和南韓。
光是去年一到十一月,全台灣就有近六萬對夫妻離婚,其中兩成五結婚不到三年。令人驚訝的是,我國離婚對數從每年一萬對跳增為六倍,只歷經了短短的十五年,速度之快,在亞洲僅次於南韓。
社會對於離婚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二十年前,一般人仍將離婚視為不名譽的家醜,尤其是離婚女性,更往往背負「失敗者」或「壞女人」的罪名,在親友間抬不起頭。如今女性主義、女權運動者卻認為,離婚或分居是女性勇於脫離被迫害的父權家庭的象徵,離婚反而成了個人追求新生、另創幸福第二春的契機。
雙薪的家庭型態影響了親子關係,外籍傭人帶大的孩子,也是一種變相的「隔代教養」,只是年齡的代溝由語言、文化取代罷了。
離婚容易,再婚難?
離婚率上升,在此同時,男性再婚率增加的趨勢也十分明顯,從民國七十一年的千分之三十六,到去年攀升至將近千分之五十一。然而,相對地,女性的再婚率不升反降,從千分之十七•七微幅下滑到十六•六,還不到男性的三分之一。
女性究竟是不願再婚,抑或是在婚姻市場上再婚困難?值得探究。不過,從家庭中的家事、兒童教養、老人照顧等工作依舊多數落在女性身上來看,或許已提供了部分答案。
離婚已成為台灣單親家庭的主要成因。根據主計處九十一年的調查,由父或母單獨一人和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單親家庭,約佔全體家庭的6.3%左右,其中女性單親為男性單親的三倍,尤其以四十五到五十四歲的年齡層所佔的比例最高。
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經濟問題」是單親家庭面臨的最大困境。根據主計處調查,台灣單親家庭家長未就業比例高達45%以上,其中女性單親佔七成八。這些失婚又失業的單親女性,究竟要如何維持生計並撫養小孩?值得關注。
再說,由於傳統觀念「男生要三高──身材高,學歷高,收入高」,導致許多社經地位處於弱勢的台灣男性在國內娶妻不易,轉而迎娶東南亞或大陸新娘,使得近年來跨國婚姻家庭驟增。截至民國九十一年底,外籍配偶合法在台灣居留人數已有七萬四千多人。
林萬億認為,這為數越來越多的「脆弱的多種族家庭」,值得政府重視,更要積極地瞭解與協助,否則他們下一代出現學習障礙的比例不低,有世代皆淪於社會底層之虞。
進一步探討,做為一個奉養老人、照顧幼兒,並且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近年來弱勢家庭數量的增加,以及家戶間貧富差距的擴大,是最讓學者憂心的現象。
民國九十二年,台灣低收入戶數佔總戶數的1.08%,比十年前的0.82%增加許多,平均每九十分鐘就增加一名貧童。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貧窮將使得脆弱的家庭關係惡化,家庭功能低落,甚至解組。對照近年頻傳的家庭悲劇三部曲──失業、離婚、(攜子)自殺,政府已祭出多項救濟措施,希望能力挽劣勢。
單身戶
家庭「多元化」
不可否認的,家,是變了。
家庭雖然不至於大量崩解,但正在劇烈改變中。穩固的傳統家庭越來越少,相對地,越來越多新型態家庭已經出現,它們結構脆弱,分合不定,正是不確定年代中的產物。
事實上,台灣家庭的「複雜度」比大部分西方國家還要高。彭懷真指出,國內有些夫妻離了婚還住在一起,維持著一家和樂的假象;有些夫妻雖然沒有離婚,卻已形同陌路。
撇開「名實不一致」的家庭型態不論,不管是「單親家庭」、「繼親家庭」(離婚後攜子再婚)、「分偶家庭」、「假性單親家庭」(夫妻一方長期不在家)等等,都以驚人的速度在增加,而因父母雙方均不在,導致阿公、阿嬤成為代理父母的「隔代教養」家庭,也微幅增加。此外,由外傭、叔伯、阿姨等「非父母本人」教養的「變形隔代教養」情況,其實也十分常見。
非「家變」之罪!
家,變了。這個事實讓許多人憂心忡忡。
有教育學者說,青少年問題「種因於家庭,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直指家庭要為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問題負起全責。也有不少研究結果指出,父母離婚是導致青少年行為偏差、輟學、藥物濫用、過早性經驗、未成年懷孕、憂鬱等問題的「高危險因子」。
所幸,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齊殷在西元二千年所做的「家庭結構、教養實施與青少年的行為問題」研究,打破了過往「破碎家庭產生問題青少年」的迷思。
此一研究以台北市八十六所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從國一到國三為期三年,其中5.8%的青少年居住在單親的家庭環境中。令人訝異的是,多項偏差行為調查都顯示,未離婚家庭與單親家庭中的青少年間的差異,都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甚至父母婚姻的決裂,對青少年子女的憂鬱傾向也沒有直接影響。
吳齊殷得到的結論是:「父母離婚而導致家庭解組」並非是造成青少年子女行為偏差的主要原因,問題的主要關鍵,其實是父母的不當管教。
吳齊殷另一項研究也顯示,生長在父母長年處於矛盾衝突中的青少年子女,暴露於父母不當管教以致於衍生偏差行為的風險,遠比離婚家庭中的孩子所面臨的風險要高得多。這項結果,或許稍稍可以慰藉因婚姻失敗而導致家變的家庭,讓他們撕去污名化的標籤,得到社會公平的對待。
要幸福喔!
俄國著名文學家托爾斯泰曾言:「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其悲哀。」時至今日,這句話必須要有所修正。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指出,過去三、四十年來,台灣家庭正持續往小型化、多元化、差異化、功能萎縮、以及脆弱等方向轉變中。當然,在沒有更好的替代模式出現以前,妄言「顛覆家庭」是危險的,然而家庭也絕不再是單一的定義,尊重、接納各種不同的家庭形式,才能真正保護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
在美國出版的《另類家庭》一書中,作者認為,人們毋需為傳統家庭的瓦解而傷心,因為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人們可以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家庭形式,找到新的出路。的確,每個人在生命歷程中的某一階段,都可能發現自己孑然一身,無「家庭」可以棲身,但如果能降低標準、擴大想像,那麼,即使是一群無血緣關係、沒有經濟瓜葛的朋友,也能成為「心理上的親屬」,組成「另類家庭」。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說:「在高流動率、高離婚率、高家庭解組率的現代台灣,大家應該認同,不管是哪一種型態的家庭,只要用心經營,都有可以幸福的途徑。」
一定要幸福喔!無論你身處哪一種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