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一千八百多萬、面積是台灣六分之一的上海,擁有全世界最綿密的交通網絡,三千多條道路交錯、每天有200萬輛車奔馳其間。
歷史上,曾是各國租界匯集的上海,道路規劃上原本各自為政,改革開放後,經濟成長突飛猛進的程度,與狹窄破舊的道路出現嚴重落差。為了紓解龐大的交通量,1990年起,上海市中心建造了一個「口」字型的內環快速道路,加上南北、東西縱橫的「十字架」高速公路,構成一個立體的「申」字型高架公路骨幹。由天空往下看,這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就像盛開的花瓣,不但跨越黃浦江,成為連接浦西、浦東的主動脈,也延伸出去,擴展成來往於繁華金融區與住宅區的支線血管。
初來乍到,不熟悉上海路況的外來客,搭上計程車、行駛在車速不得低於70公里的市內高架公路上,宛如走入一個巨大迷宮,常令人有摸不著天南地北的感覺。尤其因司機腳踩油門一路到底,車速太快,尖峰時間若是稍一不慎,錯過了提示的下道匝口,就不知開往何處,往往得折騰一陣才能抵達目的地。
對居住在上海的60萬名台商與眷屬來說,在體制各異的台商學校、國際學校、本地學校中,為下一代尋覓適合的就學環境,也像在高速公路上尋找匝道出口一樣驚險,每一次轉折都是不同的人生風景,可能來到大樓林立、即將聳立世界最高摩天樓的外灘,也可能擠進路窄人多的胡同,轉身不得。
兩岸開放交流20年,多數台商家庭經歷了「空中飛人」、「一家團聚」、「落地生根」三部曲,從早年的單身赴任到全家移民,子女教育的銜接總是主要考慮因素。
自2000年廣東東莞台商學校成立後,如今在台商人口最密集的珠江與長江三角洲,已有3所台商學校,解決不少台商子女的就學問題,但為何頻頻轉校、轉學仍是台商子女不變的宿命?不循台灣教育系統成長的下一代,追求的是什麼樣的未來?
距離2009年1月下旬台灣的大學學測只剩100天,方冠皓跳下床、尖叫三聲,舒緩悶在胸口的那股無形壓力。開學以來,每日的晚間輔導課、晚自習後,他回到宿舍大樓,還會到「夜讀間」繼續奮戰,只為拚上心中的第一志願──新竹清大生命科學系。
目前就讀昆山的華東台商子女學校、隨父母移居江蘇6年的方冠皓堅定地說,「徹底不想留在這裡唸大學,一定要考回台灣。」3年前父母原本答應他,如果國中基測考得好,可以讓他回台灣,結果他考上台中二中,父母還是以「不放心、一家人就是要住在一起」為理由,強迫他留下來。
台商之子的多元面貌
對本地學校很不適應的方冠皓說,一開始唸昆山示範初中的國內部,陸籍老師逼的緊,但他對簡體字有一種打心底就覺得「很沒文化、很醜」的排斥感,根本不想拿起課本,唸得很痛苦;加上學校規定學生一定要繫紅領巾,他不想繫,被記了過。
而每週一節的政治課,更讓他如坐針氈,要讀他深覺與自己無關的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的小康社會建設,就是沒有歸屬感。
初二時,他轉到可以不用上政治課的國際部,但國際部除了是全英語教學外,不上物理、化學,只有一門科學,考慮未來大學的銜接問題,才又轉學到台商學校來。
像方冠皓這樣徘迴流轉在升學交叉路上的台灣之子,只是散佈在廣袤大陸上的台生光譜中的一小點。究竟有多少台生在大陸就學、分佈在哪些地區、就讀哪種學校?兩岸政府都沒有精確數字;但若從台商投資地點來看,一年一變、建設先進、生活水準高的長三角與珠三角,應是台商移民的最大聚落。
中國商務部統計,目前在大陸的台資企業約有七萬六千多家,主要聚集在沿海一線城市。中華民國經濟部的統計則顯示,自2000年起,台商投資開始有「捨珠江,轉長江」的現象;2008年1-10月,上海和江蘇兩地的投資金額已佔所有區域的58%,比第二名的廣東(12.5%),高出4.6倍之多。
若以一家台資企業外派10名台幹計算,加上由第三國轉進、外商派駐大陸的台籍幹部,以及自行前去的中小企業「個體戶」,估計遍佈在大陸的台商人數約在80至100萬人之間;如果一個台商家庭平均有1.2名小孩,那麼兩岸間至少有100萬名「台商子女」。即使他們非屬學齡或是留在台灣沒有跟去,最保守估計,目前在大陸唸書的台商之子仍有10萬人左右。
然而,總計上海、昆山兩所台商學校的學生人數1,220人,加上最早設立於東莞台商學校的1,436人,3校的台生人數不到2,700人。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台生因居住地、升學考量等原因,並沒有選擇台商學校,而是流向不同體制的教育系統。這越來越多不循台灣教育軌道成長的台灣之子,有著什麼樣的轉折人生?值得關注。
融合中西教育特色的民辦中芯學校,有陸籍老師授課的中文部,也有外籍師資為主的國際部。國際部學生以外籍員工、以及大陸「海歸派」學人的子女居多,個個展現開朗自信的笑容,是不少台灣家長的夢幻學校之一。
從選擇少到選擇多
兩岸交流20年,早年西進中國卻還在摸索大陸制度與市場的台商,沒有太多考量,多會讓孩子就讀於國際學校。
12年前帶著就讀小一、小二的兩個兒子,隨經商的先生遷居上海的葉素珠,就為孩子打造了一條無法回頭的教育路。
當時沒有台商學校、大陸教育系統又很落後,於是選擇了位於浦西的美國學校。不同於台灣的美國學校只接受父母或孩子有美國護照者入學,在大陸被列為境外人士的台商子弟,可以自由遊走於各種國際學校,只要有名額、唸得起,幾乎都能入學。
雖然入學不難,「但第一年兒子幾乎是去當啞巴,不會說也聽不懂,只能楞在座位上,每天回來哭說,要回台灣找阿嬤。」至今回憶仍有些心疼的葉素珠說,為了跟上進度,放學後又請了名老外來家教英文,一小時費用45元美金,一年後才逐漸適應。
兩兒子從小學、中學一直待在美國學校,但高一時先生看到「中國崛起」的大趨勢,覺得孩子的中文能力不能太差,又一度轉回本地學校,豈知學校作業多、考試多、又要背誦古文詩詞,中文讀寫能力根基不穩的兩個小子,常常只考四十幾分,狀況悽慘。「已經是英文教育的底子,又硬要扭回來,結果還是適應不良,」葉素珠說。
葉素珠解釋,當時會轉學,也是因為美國學校的學費實在太貴了,很擔心會不會還沒唸到大學,就把教育基金花光。細算,美國學校一年學費4.5萬美元,若以當時一美元兌換8.5元人民幣、35元台幣來算,10年下來已花掉三千多萬台幣,可以在上海買一棟豪宅!
現在,喜歡日本文化的大兒子在東京的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就讀,小兒子則在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兩人學費加上生活費,一年約要250萬台幣,夫妻倆已告誡,爸媽只負責到大學畢業,若還想深造,就要靠自己。
不論在哪裡讀書,孩子的歡顏是父母最欣喜見到的。
夢幻選擇──國際學校
隨著外資企業進駐大陸、中國「海歸派」學人回流,由外資企業或外國機構設立的國際學校也越來越多,光是美國教育系統的國際學校就有7、8所。
1997年,上海的國際學校只有7所,現在增加到23所(其中5所是由上海教育局所屬示範學校設立的國際部),提供從幼稚園到高中的12年制中、英雙語教育。
位於上海西南方,已有美、英、日、韓、新加坡,又快要有加拿大國際學校進駐的閔行區,儼然成為一個國際學校村。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前,上海市已規劃在此興建一座遠東區最大車站,包括一條4.5小時可直達北京的磁浮列車軌道,前景看俏。
如今的上海是國際學校林立,不少有經濟能力、重視教育的台灣家長,初來時,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兵分多路,到處繳報名費、參觀學校,期望為孩子打造一條寬廣的羅馬大道,但也因為管道太多元,讓不少家長傷透腦筋。從選擇哪所國際學校、如何入學、筆試和面試考什麼、英文程度不佳被要求降級,到想進入上海示範學校的國際部,該不該找人關說、校方要求一次交8萬人民幣的「贊助費」又該怎麼辦等等,疑難雜症林林總總,不斷糾結著台商父母的心。
融合中西教育特色的民辦中芯學校,有陸籍老師授課的中文部,也有外籍師資為主的國際部。國際部學生以外籍員工、以及大陸「海歸派」學人的子女居多,個個展現開朗自信的笑容,是不少台灣家長的夢幻學校之一。
正統選擇──台商學校
外界常以為大上海地區已有2所台商學校,應是台商家庭的第一正統選擇,事實卻不然。會捨昂貴國際學校而擇台商學校的,多是收入中等的台幹,他們派駐年限或長或短,由不得自己,連帶也造成台商學校的學生來來去去、流動性高,連師資也不穩定。
再以硬體設備來說,二億多台幣興建、成立3年,僅有433名學生的上海台商學校,棲身在閔行區國際學校村內,投入資源的多寡,立見高下。
5年前,由於台商學校需要一位有教育背景的董事長才能開辦,股東會於是找來了在天津經商、台灣秀朗國小創校校長張培方擔任負責人,基於栽培台灣下一代的教育大業,80歲高齡的張培方扛下重任,奔走創校。
「就像新開幕的飯店,有些人不知道好不好吃?有些人則根本不知道有這家店的存在,學校規模還有成長空間,」張培方表示,台灣政府雖然補助家長每學期1.5萬元台幣,但台商學校的設備與美國、新加坡學校仍有段距離,若要在國際學校村與各國際學校一爭長短,亟需政府、企業和家長多多支持。
「每年開學,心就痛一次,因為不少學生的生活又有變動,」另一所位於昆山的華東台商子女學校校長曾雪娥說,9月才開學兩星期,一家上市公司就有4名幹部被調回台灣,得立刻辦轉學手續,總計2008年學校共收了102名轉學生,其中由本地學校轉來者有38人。
曾雪娥觀察,這幾年台商學校的小學生有減少的跡象,初中、高中人數則些微增加,因為不少家長認為,小學不需要自我限制在台灣體制的學校就讀,可以多方選擇,往往等發現孩子的學習狀況有異,或無法融入競爭更激烈、更強調筆試成績的本地學校後,才匆匆轉學過來。
小學、中學流轉摸索,雖然浪費時間、金錢,總不至於無校可唸,但攸關升學的高中就必須慎選。而台商高中因歷史尚短,辦學績效是否得到台灣家長的認可,仍有待時間證明。
已有3屆高中畢業生(共112人)的華東台商學校,過去約有70%的學生回台灣考大學、20%留在本地參加大陸的港澳台招生考試、10%出國留學,傾向很明顯。由於學生程度落差大、老師流動率高,對教學是很大挑戰,2006年有一人考回台灣成功大學、一人進入北京交通大學(13人應試,5人上榜),多數則進入兩岸的中段大學。
頸上繫條小紅領巾是中國本地學校的特色,略帶制式的學校風氣,讓不少台灣孩子難以融入。
遊走中西──中芯
除了以外國師資為主的國際學校、以台灣師資居多的台商學校,另有一種擷取中西教育思想的民辦學校,也很吸引台商家庭,浦東張江科技園區內的民辦中芯學校,就是典型。
2001年美籍台商、中芯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張汝京,為了讓員工無後顧之憂,斥資1億2,400萬人民幣,在浦東興建了12年制的中芯學校,目前學生人數約有1,700人,其中港澳台學生佔65%(台生約有700人),25%為外籍學生、10%為大陸「海歸派」的小留學生子女。
定位明確的中芯國際部,採用美國德州制定的課程標準,聘用一百多位外籍老師(43%),全英語授課,目標是將學生送入美國一流大學;中文部也不同於台商學校聘用台灣老師、使用台灣教材。依照中國教育法規定,中芯學校必須聘用陸籍老師、使用大陸教科書,但主要受教者卻是台生,矛盾也因此產生。
「台灣家長要求課業壓力不能太大、要快樂學習,但陸籍老師不免質疑,『這麼鬆散的學習方式,怎麼考得上中考、高考?』每位家長需求不同,學校也很困擾,」一位家長說。
曾獲頒大陸管理特優老師榮譽的鄭延定校長說,中芯的辦學理念是希望融合中西,並兼具知識學習與全人發展,「我們的課業有負擔,但不重;老師有要求,但學生又比較快樂。」
為此,4年前學校大幅修正中文部課程,以符合港澳台學生的需求。校方研究、整合台灣的龍騰版教科書、中國人民出版社和上海華師大等3套教材,若3套教材都入選的「交集」內容,肯定為經典,一定納入(65%);其他再以歷屆大陸高考(大學聯合考試)考綱為補充內容,成為自訂的課程標準。
2007年中芯參加港澳台招生管道的第一屆高中畢業生,7人全部上榜,其中兩人考上上海復旦大學,成績不俗。
很了解大陸本地學校嚴格要求的鄭延定說,台灣學生若上本地學校,再聰明的也受不了,因為大陸中考與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名額緊張,學生得拚命練習,訓練到萬無一失,一分都不能被扣,才能考入好學校。
2007年中芯中文部初中有2名、2008年有3名學生考進名聲不錯的建平高中,家長很感光彩,孩子也願意接受挑戰,結果還念不到一星期,竟又通通轉回來,因為完全是兩套要求、兩套價值觀,落差太大了。
歡樂童年後,就是攸關前途的升學抉擇。已有3屆高中畢業生的昆山華東台商子女學校,70%的學生希望回台升學,20%有可能留在大陸,學校得同時教授台灣與大陸兩套教科書,學生課業壓力更重。
落地未必生根
一般而言,大陸教材比台灣「跑得快、教得深」。以數學來說,小四就教一元一次方程式,小五就教不等式,初中就教三角函數,平均進度比台灣快一年半;而國文課中,文言文比例達30%,現代文學則選入不少梁實秋、魯迅、錢鍾書等1930年代作家的作品。
多數台灣家長之所以不願讓孩子就讀本地學校,除了競爭壓力太大之外,兩岸不同的政治思想體制,可能「模糊孩子的自我認同」,也是一大憂慮。
台師大畢業,曾任教於東莞台商學校的陳鏗任與吳建華,2005年深入訪談校內17名小學5年級學生,其中包括3名曾經就讀本地學校時間超過4.5年的學生,他們對陸校說教意味濃厚的政治課,感覺「有些無聊」、也「不會崇拜書上的中國英雄」;而17名學生對台灣家鄉的記憶,透過每年寒暑假回鄉,對故鄉的意象仍然感覺親切、有吸引力。
正如研究族群認同的中研院歷史所研究員王明珂指出,移民社群雖是「結構性失憶的溫床」,但仍要經過幾代才會逐漸喪失對故鄉的記憶,不過往往又能透過家族集體的尋根活動,創造新的認同;而這種新記憶的締造,背後都有著情感與理智兼具的抉擇。
依目前觀察,由於父母對故鄉情感的依附,加上孩子對在台灣生活的理性讚許(如台灣較安全、乾淨,人民有禮貌等),台商子女並沒有出現認同失焦的問題。
台商子女心繫台灣固然是好事,但也常成為融入當地環境的障礙。在中國已然成為新興強權,教育制度和觀念也不斷進步之下,越來越多台生選擇大陸本地學校,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台商之子如何跨入大陸一般學校,將是下一波的重大考驗。
2004年因先生外派到上海電腦通路的百腦匯商場工作,周素燕也帶著小一、小四的女兒全家移居,兩女兒在浦東的中芯學校中文部快樂了兩年,功課少、沒壓力、不怎麼唸書,成績還能拿全班第一,直到大女兒怡靜小學畢業時,她才發現全班30名同學中只有3人選擇直升,其他同學都要轉出去,原來很多家長都覺得不能再在中文部繼續「混」下去。
她考慮,也許可以轉入功課要求較高的中芯國際部,結果怡靜的英文筆試只考了66分(學校規定要90分以上才能轉部),只好趕緊在外面找學校。並不排斥本地學校的周素燕,看到長寧區新設的天山中學硬體設備不錯,決定試試看。沒想到學校早已額滿,上海台辦建議他們詢問路程較遠、但還有名額的仙霞中學,經過筆試後,校方接受入學。
「剛進學校時,女兒不太願意開口說話,天天一副苦瓜臉,不斷問,什麼時候可以回中芯?」但周素燕狠心告訴女兒,浦西、浦東來回車程要花3小時,要她死心,「我們已經在這裡買了房子,不可能把時間浪費在交通上。」
好在,怡靜遇到了很有心的年輕班導師,會寫字條稱讚女兒有進步;甚至當她知道怡靜很懷念中芯時代的聖誕節party時,竟冒著觸犯校規的危險,那天就將門窗關起來,全班同學在教室吃點心、唱歌、交換禮物,度過快樂的下午。而爭氣的女兒,不僅成績名列前矛,得到不少獎牌,還被老師推薦加入共青團,但周素燕覺得不妥,委婉告知,「我們是台灣人,可不可以不加入?」老師也爽快答應。
周素燕說,只要先生的工作沒有太大異動,女兒應該就會留在大陸唸大學了。
歡樂童年後,就是攸關前途的升學抉擇。已有3屆高中畢業生的昆山華東台商子女學校,70%的學生希望回台升學,20%有可能留在大陸,學校得同時教授台灣與大陸兩套教科書,學生課業壓力更重。
新孟母三遷
台灣之子遭遇的問題也許類似,但由於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很難有一體適用的解答。孩子年幼時,沒有自主選擇能力,只能隨著父母移動;一旦進入尷尬、叛逆、意見多的青春期,到底要聽誰的,也是一番折騰。
「最好先想好在哪裡唸大學,前提先定下來,才能決定未來的路,」這是不少上海台商家長的心聲。
偏偏有時「計劃不如變化快」,因此,最好及早灌輸孩子要有「什麼學校都可以唸」的心理準備。但現實的無奈是,台商父母把孩子帶過來後,又覺得自己剝奪了孩子原本熟悉、良好的就學環境,對孩子懷著虧欠感,對他們的要求也近乎百依百順,難免有時整個方向都亂了套。
張媽媽的小女兒初一就讀於中芯學校中文部,她嚮往國際部學生可以到美國唸大學,但又考不進國際部;初三才轉學到「廣開大門」的上海中學國際部。或許因為在本地學校格格不入,畢業後,竟又改變心意,堅持要回台灣讀高中,讓父母傷神了好一陣子。媽媽多方打聽台北私立高中的訊息,最後只得拋下爸爸,陪著小女兒回台,加上向來優秀獨立的大女兒早一年考上台南成大建築系,一家人又得分隔三地。
2008年11月初,海基會與海協會簽署4項協議,其中在航運航點方面,將由目前的5個增加為21個,每週包機班次也將擴大為108班,航線「截彎取直」後,上海直飛桃園只要80分鐘,台商家庭會不會因「一日生活圈」的成形,讓爸爸們每周末都回家與妻女共進晚飯,因而造成台商眷屬放心回流台灣?在彼岸讀書的台商之子,會不會也因而減少?還有待觀察。
因著父母事業的足跡,台商之子早早踏出家門,走一條迂迴的求學路,看到廣闊的世界。他們的未來成就和其他在台灣長大的孩子,也許沒有截然差別,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一段異鄉歲月,將是生命中無法抹滅的記憶。
代表學校 | 性質 | 入學方式 | 學制 | 學費(一學期) | |
上海台商學校 | 上海、昆山各一所 | 兩岸政府特准 | 持有台胞證的台生,申請入學。 | 幼稚園到高中 | 約2萬人民幣(我國教育部補助1.5萬台幣) |
國際學校 | 美、英、日、韓、德、法、新加坡等 | 境外人士辦學 | 境外人士子女,申請入學。 | 幼稚園到12年級 | 約2萬美元 |
民辦中學(私校) | 民辦中芯學校 | 企業或私人辦學 | 境外人士子女,申請入學。 | 幼稚園到12年級 | 中文部約1.5萬人民幣,國際部約4萬人民幣 |
公立學校國際部 | 上海中學、復旦附中、進才中學等5所 | 附屬於上海市各示範高中 | 境外人士子女,申請入學。 | 初中、高中 | 約4萬人民幣 |
本地一般學校 | 分布於上海18個行政區內 | 國民義務教育 | 入學條件與本地生相同,就近入學,各校按規定錄取。 | 小學、初中 | 初中約500人民幣 |
(資料來源:各校網站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www.shmec.gov.cn)
★一般台幹:外派薪資只比台灣高20%至30%。台幹若不能勝任當地工作,公司會立刻進行職務調整,但要調回台灣的職位得自己找,估計「回鍋」者的離職率高達3成。一家團聚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但太太是否應為了成全先生的「高風險」工作,而放棄自己工作收入,需要仔細評估。
★自行創業的中小型台商:通常太太也必須輔佐先生事業,若有長期在對岸發展的打算,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更要提早規劃,切忌經濟狀況好時,就選擇國際學校;不賺錢時,又覺得唸不起而趕緊轉校,方向混亂或大轉彎,都會讓孩子的適應出現問題。
★在中國求學的一大前提是,父母必須付出更多的用心與陪伴。宜抱持樂觀、正面的態度跟孩子討論新學校,給孩子信心。不要先入為主,認為本地學校的教育品質一定不好,或認為孩子一定競爭不過本地生。
★一旦孩子出現「上學恐懼症」,例如情緒低落、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甚至頭痛、腹痛等生理不適症,就要尋求專業醫師診斷。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諮商心理師王瑞琪)
上海炫目的夜景中,有多少台商家庭的悲歡故事正在上演?
位於上海閔行區國際學校村的上海台商學校,創校3年,學生人數四百多人,以小學生居多,學校規模還有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