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飯,飯桌上少不了碗、盤、筷、匙四件基本餐具,講究點的家庭,多出個筷架、酒壺、杯;碗分得出湯碗、飯碗;盤也分得出盛菜的圓盤、裝魚的橢圓長盤,甚且備有盛湯大碗、煲湯盅甕、蒸籠......。然而,雖然擁有上千年中華飲食文化,台灣卻少有屬於自己的陶瓷餐具品牌。印象中,早年每戶人家飯桌上還看得到「大同」白玉餐具,曾幾何時,家庭飯桌上卻往往淪為日本筷、量販碗與地攤盤相爭食的窘況。
二○○三年十二月下旬,鶯歌陶瓷博物館一樓「陽光特展室」秀出了兩組十套、頗有現代東洋融合風的餐具。這些乍看猶如搭配日式懷石料理使用的器皿,無論是餐具組合後的完整氛圍、盤碗線條俐落的幾何造型、大膽艷絕的配色,或把書法、金石融合在餐具組間,皆呈現濃厚後現代設計感;但細細端詳,餐具上的金魚、蝴蝶、蓬草等飾徽柔美婉約,似乎又覓得一抹道地的台灣味。有心的參觀者,如果先前看過展室入口裱版、影片介紹後就會知道,這是行政院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旗艦計畫中,《台灣品牌──驚艷陶瓷》台灣當代精緻陶瓷餐具計劃的成果。
「這計劃的主要目的,是重新讓國內外民眾知道,我們有創作國際餐具的實力,」承辦這次精緻餐具計劃的鶯歌陶瓷博物館發言人莊秀玲說,已有百年歷史的台灣陶瓷業,發展至四十年前達到顛峰並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位,吸引許多國外買家紛紛前來下單、代理外銷。但近二十年來,在國內人工昂貴、鮮有專業設計師投入等因素影響下,已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力,淪為仿骨董工藝及國際品牌的代工、加工處,仿冒抄襲相當嚴重。雖至如此,以內、外銷合計,二○○一年台灣的陶瓷業總產值還有兩百一十億元,實在不能小覷。
「國內陶瓷業並非沒有可以比美國際品牌的技術實力,只是多數的業者不願耗費鉅資及時間、積極培養本土設計師,反倒情願到中國大陸去採購,因此造成業界人才、精品斷層。」莊秀玲說,像是「法藍瓷」,便是從代工轉戰而自創品牌的業者,不但創下一年五百萬美元營業額的佳績,旗下設計師更拿過百萬元台幣紅利。但成功轉型的業者畢竟仍屬少數,經文建會連續兩年舉辦研討會後發現,國內陶瓷業普遍缺乏創意人才、不善於經營行銷通路,是導致沒落的兩大主要原因。
「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時,就希望能開發一套國宴使用的精緻餐具,並成為台灣陶瓷品牌的形象指標,」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說,台灣陶瓷技術日臻成熟、型制上也呈現豐富多樣性,無奈卻無法登上一般家庭的餐具擺飾架上,「希望這次與跨領域設計師合作的模式啟動後,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讓陶瓷業者突破現狀,朝向國際品牌邁進。」
發展《台灣品牌──驚艷陶瓷》的第一步,是由文建會扮演環境營造、資源整合的角色,結合跨領域設計師、飯店業者、主廚、百貨通路業者及陶瓷業界、學者專家,共同開發兩套取名為「原容篇」與「天圓地方篇」的十人份、五十件餐具組素胚,之後各集結五位藝文與設計界名師,跨界為這兩套素胚設計紋飾,由此擴展成十套餐具組。
其中「原容篇」設計者包括建築師石靜慧(素胚原創及萍蓬草系列)、藝術家陳士侯(金玉滿堂系列)、楊莉莉(蝴蝶系列)、袁旃(野蔬草蟲系列),以及設計師柯鴻圖(台灣自然之美系列)。至於由設計師陳俊良領銜的「天圓地方篇」,目前仍在研創中。未來還將陸續針對家庭、情人,推出六人份、兩人份餐具組。
十二月三十日,經過近半年的苦心擘劃、多方協商,終於在陶瓷博物館推出了一場盛大的年終嘉年華品餐會,行政院長游錫$、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台北縣副縣長曾參寶與媒體各界同為賓上客。晚會在陶博館規劃下,引導佳賓們首先參觀《台灣品牌──驚艷陶瓷》的首部曲「原容篇」五套餐具組,並在豎琴家黃嘉慧及長笛家林怡君的音樂表演下,輕緩襯奏出一場由服裝界知名設計師林國基擔綱的「陶瓷衣」走秀,這些靈感源自唐三彩婦人俑的陶瓷薄紗禮服,強調自然、輕薄,成功顛覆了一般人對於陶瓷僅為裝飾品的刻版印象,令人對陶瓷的延展性起了無限想像。
晚會高潮,也是眾所期待的餐會開始上桌,賓客坐在月色透灑的玻璃帷幕大殿上,現場伴隨演奏樂音裊裊,在眾人驚艷讚嘆聲中,亞都麗緻飯店名廚曾秀保以他拿手的江浙料理,配合「原容篇-萍蓬草系列」精緻餐具,端出一道道裝盤美艷、色味動人的「天香精緻套餐」。在這場秀色饗宴裡,保師傅為了凸顯餐具別緻,不但在食材上絞盡腦汁,在裝盤時,特別採法式餐飲風格,量少色豐,讓饕客同時品味猶如藝術品的美食,果然賓主盡歡。
盛大的品餐會結束後,展秀會接續登場,可惜的是,許多大飯店雖有意購置,但一套十人組、五十件餐具售價高達一萬兩千元,因為牽涉全面換置餐具的成本及預算限制,僅能當作未來的參考選項。而家庭、情人組尚未推出,前來參觀民眾僅能單買茶具或碗、盤,還有數家公司則訂購當成禮品,短短一個半月,也有十幾萬元的業績。
雖然販售餐具不是陶博館的主要業務,也不是此一文化創意產業旗艦計劃的主要目的,但文建會希望讓精緻餐具深入家庭的最終目標,還在努力規劃推廣中。身兼本次精緻陶瓷餐具評選委員之一的太平洋SOGO百貨董事長鍾琴表示,未來將在百貨賣場中設置餐具專櫃,接洽中的電視購物頻道,也有意向全國銷售推展,但要等待多久,全民才有機會廣泛使用台灣第一套精緻餐具,而其它業者是否受此刺激鼓舞而延續向異領域借將用才,是可期待與觀察的。
走在一度抽離台大校園而後又復收回的鹿鳴廣場上,在這條短短的、原為舟山路的紀念步道裡,看不到一般以碑塔、牌樓為主的紀念形式,而改以蜿蜒步道、藝術燈光、地景牆、懸排座椅代之,讓漫行者從容感受空間律動,而後自然擁抱恬靜的人文氛圍,這就是建築師石靜慧的作品。
高二隨家人移民赴美的石靜慧,曾在紐約著名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八年前隨夫婿回台灣定居、執業,也開始了她對本土美感事物的探尋與投入。
石靜慧出身台南醫師世家,從小伴生在古色沉香的世襲宅院裡,出了門,面對的卻是現代柏油路與大樓充斥的繁華都會,之後旅居紐約,更有機會接觸全然不同的西方世界。歷經融合東西、新舊文化洗鍊下的石靜慧,總希望賦予人文思維於建物、空間之中,尤其對於校園及公共建物的空間規劃和設計極感興趣,這也是她近幾年的業務方向。
不僅是建築師,石靜慧也涉足室內空間設計、創作家具、規劃景觀,她還是個業餘的陶壺工作者,但設計餐具可是首遭經驗,而且一次得設計出五十種款別。
「接到題目當下,就知這項挑戰十分艱鉅,」石靜慧認為,要設計出一套「代表台灣」的陶瓷餐具未免太過沉重,她希望從另一角度來構思,以「當代設計師的台灣印象」為主軸,並以她深受多元文化價值融合的切身經驗,跨越材質限制,強調古典特色與現代趣味,重新詮釋同心圓及線性設計,歷經多次修改、重製,最後以書卷攤展後折腳成足及圓形帳篷為基礎造型的餐具素胚組「原容篇」誕生了。
「這款餐具的設計精神,在於實用智慧、創意生活,希望讓使用者能隨心所欲混搭、組合餐具,不侷限中餐西吃或西餐中吃法,這正是現今深受東西多元文化影響下,一般民眾餐飲生活的真實寫照,」她說。
形容自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石靜慧投入餐具設計後才發現,中式餐盤要有避免菜湯流溢的收邊、特地為魚料理設計的橢圓長盤、必須考慮湯杓在湯碗間游移的角度等各項周延複雜的考量,還必須了解陶瓷的燒製過程與限制。
「開始提出構想時,和審查委員想法出入很大,經過多次的討論、修改、意見磨合,才創作出如今這套更好、更實用的餐具。」石靜慧很感謝審委提供不同層面的意見,讓她抓住陶瓷餐具的真正方向,「我的任務已完成,為異業合作跨出嘗試性的第一步。」
對石靜慧而言,能參與任何設計而留下當代記痕,就是回歸設計師代表的時代意義;此外,若能讓食客與飲者因著這套雅緻餐具而有「人生有味是清歡」的遄興,那就更歡喜了。
在全球六千幅參賽海報中,一張大幅留白、在視覺中心擺上梨花枝筆架,架上擱著兩支待風乾毛筆;一旁,才落墨不久、運筆蒼勁的「風」字,配合標題「久違了,東風」,整個畫面除了蘊含神秘東方韻味外,構圖的力量更切中主題,讓觀者深刻感受那股即將撼動世界的魅力。這幅被評審譽為「表達這世界中快要不存在的美」的海報,正是陳俊良擊退所有參賽者,成為二○○二年國際海報大賽首獎的作品。
在平面設計界頗負盛名的陳俊良,不但曾設計出上百本書籍封面,也是廣達、台積電、訊碟、荷蘭商銀、日月光等科技及金融公司的長期設計夥伴。六歲開始習畫的他,七歲就開始參加世界兒童繪畫比賽,陳俊良笑稱自己從未參加朝會升旗,因為此時,他總是佔著校長室書桌,畫著一幅幅準備參賽的圖畫作品。陳俊良沒有進入藝術學院,反而因喜歡商業設計而選擇印刷科系,加上他因家裡開設出版公司而長伴於書堆中,深厚的人文素養及文字造詣,讓他的作品總比一般商業設計師更多了份人文內涵。
喜歡多方嘗試創作的陳俊良,熱愛攝影、做過家具設計、立體造型,未來也不排除當個文字工作者,但從未涉足陶瓷餐具的設計。
為了接下此次文建會精緻陶瓷餐具素胚的原創重任,他事前買了三十多本陶瓷參考書研究,試圖尋找他理想中的餐具。
他發現,宋朝瓷器是最美的,但並非以造型取勝,而是美在精神,在歷經數千年、無數陶藝師傅不斷精琢技藝後,終而成就了最單純、優美而內斂的瓷器線條。他從中領悟,在所設計的餐具中重新闡釋屬於他個人的東方文化。
「我採用最傳統、吉祥的『天圓地方』為主題,配色方面以台灣紅、黑、白、金等傳統色系為主,以呈現精緻質感。」陳俊良以圓口方底架構貫穿整組餐具設計,並配合個別餐具的不同使用功能而賦予不同的線條及深廣度。他更以擅長的書法、文字綴飾餐具而呈現詩意畫境,讓用餐氣氛達到最頂點。
短暫的設計旅程已近終站,陳俊良自認對東方文化了解不夠精徹,需要再修鍊,「最後的成品也許不能精確傳達我的初始構想,卻讓我獲益良多。」陳俊良感謝文建會開啟了一個可能性,提供文化業與傳統產業的交流平台,讓他有機會認識陶瓷材質,豐富以後的設計作品;同時他也希望日後帶著更成熟的風格和技法,再返身回饋陶瓷創作。
走進鶯歌台華窯,看不到排排上架待沽的陶瓷商品,反而像走進有品味的朋友的家,玄關擺設幾件大型落地彩繪陶瓷、壁上佈滿一幅幅藝術陶瓷畫作,入內,輕鬆坐在皮製沙發上,踩著地毯,握著造型精緻的陶瓷咖啡杯,一面輕啜著咖啡,一面慢慢欣賞主人精心的收藏。
這種無壓力開放空間的參觀模式,是十五年前台華窯創辦人呂照炘帶著國外客戶在鶯歌陶瓷老街到處參觀時,頭次前來的客人不解地詢問他,為什麼不能照相?為什麼不讓同行業者入廠參觀?這原是台灣陶瓷業恪守多年的不成文行規,意在不讓同業有盜製機會,但如果一眼即能看穿做法並加以仿冒、複製,表示這作品技法不夠精湛特出,甚至無技術可言。因為國外友人的一席詢問,促使呂照炘反其道而行,不僅致力於開發技術,並成為台灣第一家開放成門市經營的窯廠,還訓練專人為顧客導覽,甚至設計簡易的DIY入門課程。
曾在國內五星級飯店用餐的人,可能都使用過台華窯燒製的陶瓷餐具,台華窯與餐飲業合作十多年,最近觸角更遠及大陸北京及日本餐飲業。呂照炘之前在營造業界服務,二十八歲才投入陶瓷市場,當時他看到陶瓷材質陸續應用在生活各層面,甚至航太科技上,認為發展前景無限,於是一頭栽入。
創業後,僅短暫三年榮盛期,台灣陶瓷業大環境便開始崩盤,和大部分窯廠同屬代工層級的台華窯也面臨轉型存續問題。呂照炘選擇轉戰生活藝術精品,但培植人才、開發技術、延聘創意設計師......,在在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經費,這不是台華窯能夠獨力負擔的,因此當他得知文建會發展陶瓷計劃正公開招標時,即把握機會,一舉奪標。
「能免費與一流設計師合作,又能訓練員工技術,何樂不為?」呂照炘雖以輕鬆口吻表達感想,但台華窯只有四個月時間試作十組陶瓷餐具,期間還須經常與設計師討論、修改設計,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得歷經多達十次以上的修改,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以往沒有製作陶瓷、設計餐具經驗的設計師,很難掌握餐飲業需求,也不了解陶瓷極限,」呂照炘從旁觀察,來自異業的設計師總希望打破現有的餐具規格,造型上多有別出心裁的設計,卻忽略餐飲業需求量大且注重收納便利性,有稜有角的特殊型制餐具不但容易破損,也難收置;太多死角的湯碗設計,湯汁不易舀盛出,清洗也加倍困難;有些盤子,盤口設計過大而底座太小,燒製時容易坍塌,也不易定型;造型特殊的,則難以穩定地大量製造。呂照炘認為這些都是技術問題,只要時間充裕,師傅也願一再嘗試,但現況只能先請設計師調整、妥協。
放眼望去,全球陶瓷業集中在台灣、大陸、日本,而行銷經驗比大陸成熟的我們,應有較好的優勢。
「多媒材的運用、個性化餐具、質精而量少樣多的產品,應是未來台灣陶瓷業的發展方向,」呂照炘看好台灣陶瓷未來市場,也希望陶瓷業者都能走出代工舊線路,以「創意」重新出發。
當遊客走完了觀光景點,總想找一家具當地代表性的風味餐廳劃下句點,他們希望在這趟旅程中,不僅腦海裡印記了名勝景觀,更希望在味蕾記憶中,另外加藏一種殊味。但一般遊樂區餐廳多以成本低廉的免洗餐具供餐,除了節省成本外,也省卻人工洗碗的時間和勞力,可是留給遊客的饌食印象總是美中不足,無法勾起「秀色可餐」的食慾。
當文建會構想《驚艷陶瓷》──台灣當代精緻陶瓷餐具計劃時,也考慮發展地方陶並與當地餐廳結合,最終希望每家餐飲店都有所屬的特色餐具。然而,要挑選出具代表性、可供示範的餐廳,並能結合當地陶土藝術,兩者的組合非常不易,在多方考量下,首先選定台灣工藝研究所苗栗工藝中心與張萬富陶瓷工作室為「苗栗陶」代表,並以苗栗陶土為材料、以苗栗的秋柿為主題,設計製作了三套「柿柿如意宴」餐具組,每套六十二件;至於餐廳選擇,則在相關人員多次嚐食後,選定公館枋尾的鵝家庄為配合餐廳。
苗栗公館鵝家庄,在當地頗富知名度,是許多前來遊賞觀光客必光臨的客家小吃店。老闆徐老先生原本以養鵝為業,十五年前因受不了中盤商的層層剝削,決定不再賣鵝,但為了營生及消化原本蓄養的鵝,徐老先生帶著四個兒子開了餐廳。這餐廳不但供應鵝肉,其薑絲大腸、滷白菜和客家小炒等招牌菜風味具足,成為正統客家菜的代表餐廳。
「陶盤質感好,配色不俗麗,盛起菜來,讓菜色更顯美味,客人反應很不錯,都覺得用餐時更有氣氛,」購入兩套不同款「柿柿如意宴」餐具的鵝家庄小老闆徐佑次說,客人很喜歡這種「在家用餐」的溫馨感覺,也覺得小店風味更精緻了。但站在經營者角度來說,成本還是最大考量。
「一個免洗碗才四毛錢,雖然平均每個月免洗餐具花費約八千元,但一套十人組的『柿柿如意宴』餐具就要九千元。」針對此計畫的配合店家,文建會將補助一半餐具價購費用,但對於經營者而言,他們必須考慮人潮尖峰時餐具夠不夠用、幼童會不會摔破,以及收洗碗盤時碰破等成本及方便性,因此只能在用餐離峰時使用。但無論如何,徐佑次一方面期待國內陶瓷業者能開發出更多質精價廉的精緻餐具供店家選擇,一方面也期許自己能從特色小吃店提昇蛻變,讓遊客更能享受客家美食文化的風華。
承辦這次《驚艷陶瓷》精緻餐具計劃的鶯歌陶瓷博物館,深覺任務重大,因以往主要業務僅止於規劃和推出展覽,而承辦這次開發案,不僅須深入陶瓷產業界、提供異業交流平台,還需負責後續銷售業務,讓多是學者出身、從未接觸行銷領域的陶博館員工,從計劃初期就面臨許多難題。
「開始公告招標時,各陶瓷大廠都沒有意願報名,我們走訪多次都招不到參與者,」陶博館發言人莊秀玲說,國內大部分以接單模式生產的陶瓷公司,廠房生產線都已預定,根本無暇兼顧這種挑戰性高、量少、時間短,而過程又緊湊的標案,而一些獨立製作的小窯廠,人力物力則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應付十組共五百件的作品。
「行銷更是項艱困任務,」莊秀玲表示,除了文建會與百貨業、電子購物頻道洽商銷售事宜外,承辦整個旗艦計劃的陶博館也需兼負後續推廣與銷售的業務。不知從何下手的陶博館,只能委請代理商協助,而光是協尋適合的經銷廠商,就花費甚多時間在洽談、評估上。「現在可能將任務轉交台灣工藝研究所負責,由他們統籌陶瓷行銷業務,」莊秀玲指出,「陶博館還是會繼續負責推動兩年一次的陶瓷金質獎、台北陶藝獎。」
回歸博物館業務後,陶博館希望留下經驗與見證,把這次承辦過程製成畫冊,並將文建會的創業工程與產業創意中心等計畫推介出去,供民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