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快起來
以自由意志
把上班的路叫醒
跟隨擁擠的人潮前進
為了趕在八點以前
各就工作崗位
頻頻看手錶
調整趕路的步伐
朋友!請不要猛按喇叭
朝陽下的臉都一樣焦急
(2)
奔流的汗珠
在臉上風乾成鹽
為何灼灼閃亮
記住!只要不心存自卑
揮動辛勤的雙手
我們也能
化渺小為偉大
化短暫為永恆
用盡一生來登臨
繼續成長的梯階
──李昌憲〈勞動之歌〉
港都高雄,從拆船王國、石化重鎮到鋼鐵王國,不僅是台灣重工業中心,也因1966年全球第一座「加工出口區」在此設立,成為台灣經濟奇蹟的濫觴,進而帶動全球新興經濟體紛起效尤。輝煌榮耀的背後,是由無數「勞動階層」以血汗和生命所成就。
為了向這些無名英雄致敬,同時保留勞動人文面貌,高雄市成立國內首座勞工博物館,訂於今年5月1日勞動節當天正式開館。而自去年12月26日開始試營運以來,參觀人潮踴躍,平時例假日約5,000人次,今年2月春節假期甚至湧入4萬人次,將只有300坪的展場擠得水洩不通。
香腸攤、香菸、檳榔和各式「補飲」,勞動階級只求「呷粗飽」的特殊飲食文化,和現時都會雅痞的蔬食風、美食風完全不同。
做為工業大城,又因國營事業林立、為工運奠下良好基礎,高雄市勞工首開風氣之先,於1999年成立「勞工自治委員會」;有鑑於每年勞動節慶祝活動結束後,底層勞動大眾的生活與文化即歸於沈寂無人聞問,許多老行業的技法在時代變遷下更可能湮沒佚失,2002年,由勞工自治委員會會長(現任勞工局局長)鍾孔炤,會同前局長吳清賓、前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張緒中、碼頭工會理事長施永林等人,提出籌設勞工博物館的構想,當即獲得同意並展開前置籌劃工作。
籌備6年來,在影像及口述歷史紀錄蒐羅已豐下,「勞博」開館水到渠成。經數度選址,2008年底確定落腳在台糖C4舊倉庫區「駁二藝術特區」,這裡是高雄港的最初開港點,臨港鐵路更是重要的貨物運輸要道,高雄各階段經濟轉型都跟這裡息息相關。
既是以勞動大眾為主題,為了使勞博館更易於親近,300坪的展場採開放設計,沒有隔間、護欄、玻璃櫃,館內每一項展示品都可以讓民眾自由觸摸和照相,每項活動也都歡迎自由體驗,這是勞博館和其他博物館截然不同之處。為了體現南國港都的熱情,館方還特別開了一道長長的天窗,讓陽光自然灑落,不僅節能減碳,溫暖明亮的感覺更貼近庶民生活。
展場入口左邊的「大富翁」遊戲方格,將勞工不同的人生選項一一展陳,每一次抉擇,都可能攸關一生榮枯。
展場大門外牆,可見國內資深電影看板畫師王清心以黑色壓克力彩所繪的各式勞工臉譜;入口左邊,地板上畫有「大富翁」遊戲方格,還有兩個超大型骰子。
這個名為monopoly(壟斷)的遊戲,最後會產生一個消滅其他玩家、獨享勝利並壟斷所有房地產的大富翁;「贏家通吃」的設計,其實隱含著館方對現代達爾文資本主義的批判與反思。
在「人生大富翁」遊戲中,館方將勞工特色生活與高雄的城市發展結合,規劃出如「加工出口區」、「勞工飲食」、「勞工文學」、「工運」等不同主題區塊,再轉換成大富翁棋盤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遇。
遊戲一開始,「人生青紅燈」就點出1960年代無數年輕人的徬徨──要留在家鄉當農夫?還是到城鎮當工人?離鄉背井又要投靠誰?「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前途茫茫令人憂懼。
「許多工人是來到城鎮、進入工廠後,才慢慢學會當工人的,」高雄市勞工教育生活中心主任陳雪妮表示。
隨著「人生大富翁」一路前行,除了逛夜市吃宵夜等輕鬆區塊外,也會碰到諸如「被選為勞方談判代表」、「工廠惡意倒閉」、「同事職災身亡」等勾起許多人傷痛的職涯回憶;為了鼓舞士氣,遊戲中除了金錢、名聲外,還加了「快樂」和「勇氣」做為計分工具,透露出「打斷手骨顛倒勇」的台灣勞工價值觀。
座落在高雄市台糖舊倉庫區的勞工博物館,訂於5月1日勞動節當天正式開館。這座喚起台灣超過一甲子勞動回憶的博物館,是公部門送給勞工最珍貴的禮物。
1950年代末,美、日等國計劃將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台灣為了吸引外商投資,決定採取自由開放、鼓勵出口政策,1960年公布「獎勵投資條例」,1966年底在高雄成立全球首座加工出口區(EPZ)。以出口為導向的紡織、電子等代工產業需要大量員工,女性刻苦細心的特質受到青睞,極盛時期,全台3座加工出口區的女工人數估計超過10萬人。
高雄在地詩人陳坤崙寫於1972年的〈女工〉,即真實記錄了當時女性勞動人口的生活樣貌:
阿花領了薪水
從第一張算到最後一張
再從最後一張算到第一張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其中三張要付房租
其中三張要寄給老媽媽
餘下三張還要買蜜絲佛陀
鞋子迷你裙
這些青春年華便遠赴異鄉工作的女性,微薄薪水不僅要付房租、貼補家用,還要趕時髦,捉襟見肘下只好每天不吃早餐,餓著肚子穿上紅色迷你裙到工廠上班,心中盼望著也許有一天,自己也能像瓊瑤小說中的女主角一樣,遇到富裕多金又溫文深情的白馬王子,飛上枝頭做鳳凰。
在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下,早年父母皆以栽培男孩升學為優先,女孩國小或國中畢業後便進入職場,這些女性在經濟獨立的同時也力圖上進,很多人下班後趕到補校或夜間部讀書,靠自己的能力一圓求學夢。陳坤崙表示,當時高雄各高職補校間間爆滿,形成另一種的台灣奇蹟。
台灣的勞動人口結構中,女性勞動參與率一向偏低(1978年為39.13%,至2009年上升為49.62%,唯仍較美國約60%為低)。但儘管女性常因為侍奉公婆、照顧小孩等家庭因素暫離職場,其實她們始終不曾脫離勞動生活,少數女性當小攤商、當老板娘,更多人則是利用閒餘做家庭代工。
1970年代中期,在前台灣省主席謝東閔揭櫫的「家庭即工廠」政策下,台灣正式進入全民拚經濟年代,從早期的聖誕手工燈泡、填充玩偶,到近年國人自創品牌的服飾代工,女性巧手趕工而成的商品早已隨著「Made in Taiwan」的標牌進入每一個歐美家庭。
2010年,台灣基本工資為台幣1萬7,280元,展場裡毛線帽頂端的毛線球,家庭代工剪1個2元,必須剪出8,640個「良品」才能賺到這項基本薪資,而用來剪這8,640個毛球的毛線捲,攤開來足以掛滿一整面牆!
鋪滿一桌的各式織品,見證著「家庭即工廠,全民拼經濟」的台式個體戶奇蹟,迄今仍在許多城鎮中延續不輟。
在展場明亮的天窗下,「勞動文學區」中展陳著陌上塵、利玉芳、李昌憲等勞工文學作家的作品,其中楊青矗於1970年出版的《工廠女兒圈》,堪稱勞工意識覺醒的啟蒙書。
該書出版翌年,多家工廠女工因組織工會,不是被資方解雇就是「疏導」後達成協議;1973年高雄旗津渡輪發生嚴重船難,造成25名年輕女工在上班途中因超載而翻船身亡(後設置二十五淑女墓),勞工的安全與權益逐漸浮上檯面;1984年立法院通過勞動基準法,三百多萬名產業勞工的基本權益終獲初步保障。
但隨著1980年代產業大量外移,加上許多公司為規避支付勞工退休金(勞基法舊法為勞工在同一公司服務滿25年離職,可向公司領取約45個基數的退休金),乾脆無預警惡性倒閉,勞資衝突急速升高,受影響最深的當屬中高齡勞工。
1988年士林新光紡織廠宣佈關廠,四百多名女工不甘終生心血付諸流水,憤而佔據廠房、埋鍋造飯,展開長達76天的跨年度抗爭,為此後一連串因關廠而出現的工人抗爭行動揭開序幕。
為回顧這段台灣勞工史上最動盪的一頁,館方在試營運中規劃了「工人魂」主題區,大大的「反失業顧飯碗──全國勞工大團結」標牌背後,繫上一條又一條當年勞工為爭取權益,綁在頭上、手上,寫著「還我權利」、「失業,城市之癌」、「工人萬歲」等的各種布條。
如今雖然關廠潮已過,勞基法也修法將退休金改採個人帳戶制,然而在時薪人員和派遣人力成為業界新寵的今天,勞工所承受的不公平對待仍需嚴肅面對。
香腸攤、香菸、檳榔和各式「補飲」,勞動階級只求「呷粗飽」的特殊飲食文化,和現時都會雅痞的蔬食風、美食風完全不同。
民以食為天。根據統計,台北上班族只需工作12分鐘即可賺到1公斤的米,比起東京21分鐘、北京31分鐘幸福不少;另一方面,台北人一年平均工作2,074小時,比起首爾人的2,312小時輕鬆一點,但和巴黎人的1,594小時相比,又顯得太打拚了。
對於需耗費大量體力的勞工朋友而言,吃的不求精緻卻講究實在,因此發展出相當特殊的藍領飲食文化。
由於生產線工時長、休息時間短,午餐必須快速解決,因此工廠工地附近的小吃店或路邊攤上,販賣的飲食幾乎都是現成品,如米糕、碗粿、滷肉飯等,客人點餐後醬料一淋,馬上就能熱騰騰上桌,便當更可在工地裡10分鐘內解決一餐,建築工人餐後隨地一躺,就可為下午的工作養精蓄銳。
1989年台灣首度引進外籍契約工,1992年勞委會又宣布開放7,000名外籍幫傭,自此,來自泰、菲、越、印尼及柬埔寨的外勞紛紛湧入,隨著基層勞動力的組成結構改變,越南河粉、泰式酸辣料理、印尼小吃等開始攻佔工業區及夜市地盤,勞動場域與街頭飲食同時上演著本土與外來的矛盾與融合。
另外,勞工朋友不可或缺的「提神飲料」(補飲)更是展場亮點之一:維士比、保力達B、蠻牛等品牌各擁忠實支持者,粗估全台一年「補飲」市場高達數十億元,激烈競爭下各家不約而同祭出「搏感情」的心理戰術,無論是港星周潤發30年來俗擱有力的「福氣啦!」系列,或歐吉桑吳念真「賺食人」的心聲,都從感念勞工貢獻出發,也為做為推手的補飲加分不少。
香腸攤、香菸、檳榔和各式「補飲」,勞動階級只求「呷粗飽」的特殊飲食文化,和現時都會雅痞的蔬食風、美食風完全不同。
台灣勞工不僅高度依賴提神飲料,還發揮創意自行調配,以加強口感和效力──這就是所謂的「透ㄟ」。
早期高雄勞工所熱中的「透ㄟ」,是將米酒和保力達B或維士比以2:1的比例混合;隨時代變遷,這種號稱「勞式雞尾酒」的「透ㄟ」配方更是五花八門:通常以保力達B和維士比作基酒,混搭的飲品則包括米酒、鮮乳、沙士、汽水、維他露P、養樂多、綠茶、咖啡、莎莎亞、蘋果西打,且南北口味各有不同;而「透ㄟ」文化和男性勞工的打拚、氣力與「過勞」糾結難解,喝起來應該也是五味雜陳吧。
琳瑯滿目的展場走下來,台灣60年來的勞動回憶一一被喚起,參觀者不僅回顧自己的生命軌跡,也瞭解了別人的甘苦與價值。
誠如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謝國雄所說:「勞工朋友可以活兩次,一次在工廠與公司,一次在勞工博物館。」台灣勞工的驕傲與憾恨,歡笑與淚水,終於有了一個可以長久封存、讓後人認識與緬懷的地方,這也是今年勞動節的最珍貴禮物吧。
香腸攤、香菸、檳榔和各式「補飲」,勞動階級只求「呷粗飽」的特殊飲食文化,和現時都會雅痞的蔬食風、美食風完全不同。
在「歡迎民眾自由觸摸和體驗」的理念下,許多遊客看到展場的老式裁縫車,一時技癢,現場就操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