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測驗近年來在國內大行其道,大自政治人物的聲望、經濟景氣的興衰,小至厚嘴唇跟薄嘴唇的男人,那個較有魅力,都不憚其煩地引用「民意測驗結果」。這股風潮最近因美國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在台設立分公司,而更加蓬勃。
民意測驗的源起為何?可信度如何?一般人應用何種態度來閱讀媒體刊登的民意測驗結果?蓋洛普來台對國內民意測驗的發展有何影響?本刊就此訪問了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徐佳士。
問:美國蓋洛普公司來台設立分公司,引起大家對民意測驗是否可信的各種討論。目前我們每天在媒體上看到的民意測驗也很多,它的源起基於什麼理由?功能又是什麼?
答:民意測驗是西方民主制度發展出來,用以輔助代議制及媒體制不足的一種方法。現在我們一般稱民主為代議制,把報紙叫做輿論,民意代表或報紙的立場就代表民意了。理想上這種假設並沒有錯,但是即使在西方先進國家,他們卻也發現,議會議員或媒體的意見,好像都跟真正老百姓滿有差距,這很可能是因為金錢主義或利益團體的影響,使真正「草根」的民意沒法表現出來,因此就發展出民意測驗這套東西來。
在西方國家,民意測驗實際上是探討民意很重要的一個管道,它幾乎和選舉一樣,在紙上勾Yes、No的方式,實際上就等於投票,問題在它如何做,做得怎麼樣?
民意測驗做得好的話,結論可以給所有從事政治的人做參考。因為從政的人總說他代表民意,但真正民意是要知道選民的意見,這個意見是會變的,只有持續性的民意測驗才可以顯現出他們心中如何想。
民意測驗作得是否準確,訪員的素質是關鍵之一。
民測問題知多少
問:不少人覺得,近年來國內的民意調查的風氣雖然十分盛行,但卻隱藏不少問題,您覺得呢?
答:民意測驗比較可怕的是常被利用作宣傳,或為自己的政策、主張做辯護。很多從政的人為了要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便利用民意測驗為工具。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民意調查機構當初成立時就是從政人士支持的,我們不知道他們有何政治目的,但動機總引人懷疑。而且台灣的民測機構數量不多,目前比較受矚目的民意測驗都是一家民意調查機構做出來的,且廣為媒體使用,這是很大的問題。民意測驗機構不能只有一、兩家做,應該有它的競爭性,好像報紙應不只一、兩家,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民意測驗機構的背景一定要超然、獨立,其標準是財務要獨立,主持人也許可由學術界人士擔任,但他必須政治立場超然,且一定要有廣大學術界的支持。其次就是做的方法一定要得到人家信任。換句話說,方法一定要客觀、公正、且儘量做到科學,因此參與者一定要受過社會科學、統計、調查、抽樣、分析等訓練的民意測驗專家。
電話訪問是做民意測驗最方便,也是應用最廣的方法。圖為民意測驗基金會。(黃麗梨)
金唱片排行榜?
問:國內多家媒體也常自己做民意調查,您對這些調查的看法如何?
答:媒體所做民意測驗在新聞術語中叫「準確性報導」,比起一般浮面的報導,這當然是很好的方式——如果它做得公正的話。但是這些報導通常比較著重新聞事件,或大家關心的事情的意見,這自然比在街上隨便訪問人好,但若媒體與民調機構做的都是這類調查,取向就有些偏差了。
例如請立法委員給政府官員打分數、排名次之類的,這可能可以做花邊新聞,但是真正說起來,立委是否對各部長的施政瞭解得比民眾清楚?政府官員在議會中如果不大會表現,或做很多事不大說,是否分數就偏低,那麼這個分數、排名又能表達什麼意見?這好像有些符合我們的封建傳統,要「榜」上有名,「榜」上要排名,而且採取的是流行音樂排行榜的這一套——那分明是為了銷唱片的市場需要。以市場的技術應用在政治上,當然這也許會成功,但對真正的社會進步沒什麼幫助。
可以這麼說,我們根據金唱片排行榜聽聽音樂,若錯了,沒啥關係,但根據排行榜去從事政治、執行、決策,很可能會有妨礙,這並不像我們聽唱片那麼單純。
此外,報紙刊登出來的民意測驗報導,常常並不是很符合社會科學原則,因為判斷一項民意調查是否可信,很重要的指標是抽樣方法、模型大小、母體性質、題目內容,還有誤差等,但這一部分的內容往往不被重視,不是被刪去不用,就是在報導的尾巴才簡略地交代。這使得調查結果的意義不能完整地呈現,讀者也很可能被誤導。
問:國內民意調查發展的走向偏差,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答:最可怕的是讓社會大眾對民意測驗的意義起了懷疑,以為是政客耍弄的玩意兒,或是報紙操作的東西,把民意測驗形象弄壞了。這是最大的隱憂,因為剛開始把形象弄壞的話,就得不到社會的支持了。
問卷的匯集、整理與分析,需要耗費不少功夫與人力。(黃麗梨)
想的跟說的不一樣
問:民意測驗的侷限在那?有我們文化中特別難以避免的因素嗎?
答:民意測驗的侷限在那?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民意這種東西時常會變,這回做的與下回做的結果常會不一樣,為補救這個缺點,民意測驗要經常做,從中才可以看出趨勢,這其實滿費功夫與成本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民意測驗都不是這樣的,好像開玩笑一樣,隨時突然做一下,這使民意測驗結果與真實情況有所差距。
另外就是社會上一般人是否願表達意見。在我們的文化中,這是很大的問題,尤其是政治性的議題,自己想的跟說的也許不一樣,受訪者表達方式可能有問題,訪員問話方式也很可能是原因。尤其我們中國人通常比較客氣,經常會去預期問話人所要的回答。這更加重它的侷限。
另外就是問卷畢竟是個人為的過程,包括問卷設計、問問題的方法、抽樣、分析等,每一環的操作都有可能影響到問卷的結果,這在方法上很難達到盡善盡美。
目前台灣對民意測驗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許多受過社會科學訓練的人都被延攬去設計問卷、作調查分析了,而不能潛心研究如何把問卷問得更好,把事實真相問出來。說起來,這是個很大的缺憾。
成疊的資料,日後將匯整出一篇篇調查結果,廣為大眾所使用。(黃麗梨)
「蓋洛普」能帶來什麼?
尤其是我們做民意測驗所用的方法多半是西方的,例如這次蓋洛普做的調查,問及政府首長聲望的幾個指標:魄力、親切、遠見等,基本上是西方人看人的標準,中國人是否有其獨特的評價人的標準,值得社會學家來思考。當然這不只是民意測驗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科學界,甚至學術界的大問題。
問:蓋洛普來台設分公司會給我們的民意調查市場,帶來何種影響?有人認為它是我們民意測驗市場國際化的起步,您認為呢?
答:不是蓋洛普幫台灣帶向國際化,而是台灣已成國際社會重要的一員,政治習慣、價值觀、意見市場都不容國際忽略,蓋洛普才會想到台灣來。
蓋洛普在台灣設立分公司的影響怎樣?要看它與台灣民意測驗機構的關係如何,蓋洛普說要幫台灣作人員訓練,但到底訓練的內容如何?成效又如何?當然蓋洛普有它的國際聲譽,在英國、美國也是相當獨立的,也能與當地民意測驗機構同步發展,蓋洛普來台,當然也許可以刺激台灣民調市場的組織與技術進步,但台灣目前最要緊的,還是趕快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機構,建立自己的研究方法,這才是真正扎根的方式。
大家都在找民意
問:依您觀察,台灣對民意調查的需求有多大?它的發展性如何?
答:目前台灣社會對民意測驗的需求,明顯的還沒被開發出來,一個重要的現象是,目前大家都希望知道民意,都希望自己與民間力量結合,這其實是民意測驗滿有可能發展的一個條件。
雖然民意調查很難避免與政治相關,但民意測驗並不止是幫助政客,各種社運團體,像人權、勞工、環保、婦女團體也都想知道民意何在,也許民意測驗機構可以幫助他們瞭解他們的閱聽人、可能的支持者。民意測驗的真正目的,就是讓那些要影響別人的人,去瞭解他們想影響的人。
現在國民黨與民進黨提出來的主張各走極端,這很可能就是因為民意測驗沒發揮它的功能。因為如果瞭解民意是什麼,兩黨自然都要討好它,向它接近;就是不瞭解它,所以一個給它方的,一個給它圓的;一個給它熱的,一個給它冰的,主張自然就兩極化了。如果瞭解民意,頂多一個給它辣椒,一個給它胡椒,都是辣的,自然就接近了。
〔圖片說明〕
P.113
近年來國內民意測驗盛行,應該怎麼看五花八門的民測結論?徐佳士教授細說端倪。
P.114
民意測驗作得是否準確,訪員的素質是關鍵之一。
P.115
電話訪問是做民意測驗最方便,也是應用最廣的方法。圖為民意測驗基金會。
P.116
問卷的匯集、整理與分析,需要耗費不少功夫與人力。
P.117
成疊的資料,日後將匯整出一篇篇調查結果,廣為大眾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