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韓國,東北隔鴨綠江相連,山東半島則以黃海與仁川相望。因地利之便,韓國華僑九成是山東人。
根據漢書地理誌,中國人移韓始於周朝,較正式的華僑社會則自十九世紀末開始形成。以下是韓華消長的大事紀:
一八八二年——
清朝派兵協助朝鮮制止軍亂,華僑商人因清廷保護而急速增加。
一八九○年——
日本消滅朝鮮,然而山東省軍閥、日警、義和團、馬賊四處作亂,因此仍有近八千華工到此採礦。相反的是,卻有近百萬朝鮮人逃向中國東北。
一九三一年——
因為搶用水道和日人唆使,發生中韓互鬥的「萬寶山事件」,朝鮮各地群起排華,華僑死亡人數雖近一百五十人,事件後華僑居留人數仍由三萬持續增加到八萬。
一九三七年——
抗日戰爭起,大批華僑返回中國,一度只剩二萬人。
一九四五年——
韓國光復,中共起亂,繼而大陸失守,再有一批人移民韓國,四萬華僑有的幸而團圓,更多是此後四十年再無故鄉音訊。
一九五○年——
韓戰爆發,華僑紛紛移往香港、台灣。戰後才又慢慢恢復到四萬人。
一九七○年——
韓國對外僑採緊縮政策,在諸多外人法規限制下,韓華人數日減。
一九九二年——
中韓斷交,二萬二千名華僑前途未卜。然而僑居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卻因此不得再進入北韓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