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龜的氣候溫和、風景優美,雖有豐富的山林資源,卻乏可耕地。但在早期居民苦心開墾經營之下,已將荒地開闢成良田及果園。他們不嚮往虛榮、繁華,生活悠閒而單純。直到今天,六龜人仍保有這份刻苦耐勞與恬淡自足的精神。
六龜鄉公所民政課員溫草鑑每次騎摩托車出門,經過田邊時,總是一路按喇叭,向在田裏作活的農民打招呼,對方也都會伸直工作時躬曲的身軀,揮手向他問好。當地居民在墾拓初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省籍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個省份,雖然背景迥異,各村村民卻相處得十分融洽。
除了人情淳厚之外,六龜的居民也普遍有股刻苦耐勞的精神。六龜雖然依山傍水,有豐富的山林資源,卻缺乏可資耕種的沃土。早期居民用他們的雙手,一耙一鋤地掘出可耕地,為這個原本亂石雜陳的地區,增添綠意與生機。
圖2:六龜四面環山,吊橋是兩山間的主要通道。在吊橋上行駛機車,遠望有如高空走索,驚險有趣。(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背景各異卻彼此包容和諧
六龜鄉位於高雄縣東北端,是個四面環山的盆地,面積約一九四平方公里,平地佔五分之二,其中多數是旱地。盆地內有荖濃、邦腹與紅水三條溪流。
六龜地處偏僻,清朝年間由於交通不便,一度為全國賊寇或倒債者的躲藏之所。再加上台灣光復後,政府輔導百餘位榮民到此開墾,因此居民省籍更為複雜,而且附近還住有許多山胞。
六龜早期居民多因犯錯而遷居至此。他們為了躲避官家追捕、仇家尋仇或債主討債,有的單身逃亡,有的舉家遷移,顛沛流離,歷經滄桑。到了六龜之後,對於好勇鬥狠、勾心鬥角的生活早已厭倦,一心只想找個安家落戶的地方,安安穩穩過下半輩子,不想再惹事生非;此外,耕田種地的生活成天與土地、作物為伍,充份體驗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的道理,他們過去飛揚浮躁的心就此漸漸安定下來。因此,他們對名利看得很淡,也懂得忍耐、包容,雖然每個人來路不同,但彼此極少發生爭執。新生代受到這種傳統影響,再加上大家從小在同一地方長大,語言、信仰、生活習慣逐漸趨於一致,居民間非常和樂,極少發生衝突。
六龜的鄉名源自荖濃溪上有六座狀似烏龜的岩石,這些岩石經河水多年沖刷,獨剩「龜王岩」和「龜後岩」仍具龜形。
圖3:六龜勤樸的鄉民,在大門口劈材為燃料。(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十八羅漢鎮守六龜寶藏
六龜人最津津樂道的是「十八羅漢山」的傳說。十八羅漢山是四十餘座光禿陡峭的山丘,位於旗六公路上六龜隧道左側,由於附近景觀頗似秀麗的「桂林山水」,經常成為遊客獵取鏡頭的對象。
現年八十歲的鄉民江原興指出,「十八羅漢山」原來是座「觀音山」,草木茂盛,但因鄉民砍伐圖利,以致觀音盛怒離去,觀音山崩落成四十餘座草木稀疏的山丘。然而觀音雖去,卻仍留下十八羅漢及羅漢手下的眾嘍囉,繼續守護六龜的寶藏。民間以為,這些山丘就是十八羅漢及嘍囉的化身。
因為十八羅漢牢牢守住六龜的財富,不使之外流,六龜鄉盛傳這樣的說法:只要努力,在六龜很容易謀生;但若想把在六龜賺的錢,拿到外地使用,就會落得悲慘的下場。
對於這種說法,鄉民劉武智做了較合理的解釋:早年流竄到六龜的盜匪,當他們年歲漸長,稍有積蓄後,「落葉歸根」的觀念,使他們離開六龜,回轉家鄉。但他們一回到故鄉,追捕、討債的紛紛找上門來,不是必須還債,便是一再播遷,以逃避追捕,積蓄也就如此散盡。再回到六龜時,又是一貧如洗。
圖1:暮靄蒼茫中,鄉公所後面的遠山形同一幅生動的國畫。(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以愛心灌溉成的六龜孤兒院
六龜鄉的興龍村,有一家人的戶口名簿像書本一樣厚,父母名下有九十幾個小孩。這戶人家就是著名的「六龜孤兒院」。
六龜附近的山區住了很多山胞,山胞經濟情況不好,孩子卻生得多,又沒有能力、也不懂得好好教養,常把生病或無力養育的孩子,往教會一送便不再出現。
六龜教會的負責人楊煦牧師基於愛心,覺得不能棄這些孤兒於不顧,便把他們收養在教會裡。事情傳開以後,就有愈來愈多的小孩被送到教會裏來。
這樣一來,楊牧師的妻子林鳳英,也就是孩子口中的「楊媽媽」,除了要帶自己的孩子之外,還要照顧其他的孤兒,經常要半夜起來為他們沖奶、換尿布,但是她一點也不嫌煩。她說:「這是受了楊牧師的影響。」她認識楊牧師後開始信仰上帝,覺得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也都是自己的兄弟,應不分彼此,相互照料。現在自己的孩子都長大了,但楊媽媽還是有愈來愈多的小孩要照顧。她說:「這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民國五十四年,教會已無法容納日益增加的孩子,楊煦夫婦為長遠打算,買下一塊便宜的土地,也就是興龍村孤兒院的現址。
圖2:六龜隧道共有六個山洞,蜿蜒曲折,是進入六龜鄉的門戶。(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胼手胝足共建家園
楊媽媽回憶說:「用積蓄和貸款買地之後,我們已無餘錢請工人蓋房子,只好自己動手。」楊媽媽每天背著乳嬰,和楊牧師帶著較大的孩子,一起把新家——一間簡陋的茅草房搭蓋起來。「六龜孤兒院」就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誕生。
遷入新居之後,環境仍然非常困苦,楊煦夫婦想盡辦法節省開銷,他們自己種菜、養雞、養豬,以求自給自足,直到現在仍然如此。後來孤兒院的聲名傳開了,不斷有社會人士的捐贈,院內的經濟情況逐漸好轉,孤兒院的規模也就跟著擴大,現在已有好幾棟現代化的建築,包括男女生宿舍、教職員辦公室、餐廳、教堂、康樂室等,而且經常有教會人員前來義務協助楊媽媽照顧院童。
由於楊牧師的傳教工作很忙,因此院務一向由楊媽媽負責。楊媽媽是泰雅族山胞,沒有受過完整的教育,為了管好院務,她有一陣子每天擠出一段時間,硬逼自己讀書、寫字。她不僅讓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也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要孩子願意,都盡量供他們上學,而且提供孩子豐富無私的愛。
很難找到一個孤兒院比六龜孤兒院更像一個「家」,楊媽媽把這些小孩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這堥S有教條式的管教方法,每個孩子都活潑開朗,大孩子會自動帶小的,以減輕媽媽的負擔;也有的會協助媽媽種菜、飼養牲畜。楊媽媽說:「眼看孩子一個個逐漸長大、懂事,是我最大的安慰。」
圖3:六龜的山林間有許多瀑布,冬天水量較少,別具溫婉細緻之美。(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蔣總統六度探望深山裡的孤兒院
民國六十二年,蔣總統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巡視六龜寶來山區時,遠遠看見對面山腰一幢平房上飄揚著一面國旗,他向隨行人員詢問後,知道那是六龜孤兒院,關心民眾的他當即前往訪視。
楊牧師回憶說:「那天是禮拜天,我剛好在家,看見總統從院前的吊橋走過來,覺得又興奮、又驚訝。總統面帶微笑,態度親切和藹,他在院內四處走看,並很關切地詢問院內的情況。他知道廚房的冰箱不能用,是因附近電力不足的緣故,便指示電力單位加強這裏的電力。他先後曾六度走訪孤兒院,並曾贈送每個孩子一套冬裝。」
民國六十五年,總統第三度拜訪孤兒院時,看到院內收養了一個天生沒有雙手的女孩楊恩典。總統非常關懷這個不幸的女童,特別安排她到台北振興復健中心接受一年的治療,還為她裝義肢。雖然楊恩典因不斷長大,不適用那付義肢,但她常會拿出它們來,得意地告訴別人:「這是總統送我的手。」
民國六十九年間,總統第六度走訪育幼院,七歲的恩典已會用腳指握筆寫字。她用腳寫了「總統好」,向總統表達敬愛之意;並將課堂上畫的一幅畫送給總統,當時總統欣慰又心疼得熱淚盈眶,隨行人員亦都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總統因覺得恩典畫得好,後來送了彩色筆、顏料和畫筆鼓勵她。
此後,總統雖因公務繁忙,無暇抽空前往孤兒院,仍非常關懷這群深山中的孤兒,常指示高雄縣長前往探視,並協助解決困難。其他各界協助六龜孤兒院的事例亦不勝枚舉,楊媽媽因此用感恩的心情說:「大眾的支持,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印證了上帝與我們同在的道理。」
除了六龜孤兒院外,六龜的蝴蝶谷也遠近馳名。
圖4:六龜的鄉名源自荖濃溪上的六個龜狀岩石,圖為碩果僅存的龜王岩和龜後岩。
蝴蝶谷,彩衣滿天舞
六龜人稱「蝴蝶王」的陳文龍說:「六龜在紅水溪附近有十三個蝴蝶谷。所謂蝴蝶谷就是蝴蝶棲息、繁衍的場所。六龜氣候溫和、生長很多蝴蝶愛吃的天然植物,因此吸引各種蝴蝶前來覓食。目前已知全省共有四百多類蝴蝶,在六龜可找到三百五十餘類。」
陳文龍只受過小學教育,十六歲時聽說蝴蝶標本可以賣很好的價錢,便開始捕蝶製作標本。後來由於經常接觸蝴蝶而對它們產生興趣,想要進一步瞭解,便開始研究蝴蝶的生態、習性。廿餘年下來,陳文龍已成為一個活的「蝴蝶知識寶庫」,許多研究蝴蝶的國內、外學者,經常到六龜向他請益。
陳文龍指出,六龜由於蝴蝶種類多,加上蝴蝶的繁殖力強,且隨時有不同種類的成蟲破繭而出,因此四季都可見蝴蝶飛舞的身影。尤其是四、五月時,蝴蝶的數量最多,五彩繽紛的蝶影,有的飛舞在山林裡,有的棲息在花叢中,真是別處難見的美景。
有人惟恐捕蝶業的興起,會造成蝴蝶絕跡。陳文龍說:「蝴蝶的壽命大多只有十餘天,即使不捕捉,它們也會自然死亡。只要捕捉的是雄蝶,而不是產卵的雌蝶,造成的影響不大。倒是開路、伐林及濫用農藥等,使蝴蝶的可吃之食、可居之地日漸減少,對蝴蝶的生存影響很大。」
六龜鄉民都把蝴蝶視為共同的資產,因此莫不希望政府能成立蝴蝶保護區,以維護這些天然觀光資源。
圖5:新威苗圃道路兩旁,林立著樹幹筆直的桃花心木,看來賞心悅目,是散步、郊遊的好去處。(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新威苗圃佔地遼闊、樹種繁多
六龜由於四面環山,森林資源豐富,因此林業很盛,提供六龜居民不少就業機會。目前這些森林資源主要分屬林務局和林業試驗所管轄。
林務局設於六龜的林業工作站——新威苗圃,佔地遼闊,樹種繁多,除育苗外,亦具觀光功能,每年都有許多遊客前來遊賞。
苗圃負責人馮金松表示:「新威苗圃佔地二六.二四公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苗圃,主要業務是培育熱帶樹苗及引進國外優良樹種。培育出的幼苗,除供山上林班造林之外,也提供民間綠化環境之用。」
新威苗圃育有二百多種不同樹木,而以江某、桃花心木、楓香、台灣櫸及樟樹為主,其中以江某的培育工作最有成就。江某主要用來做為建築用板模、地板及便當盒、火柴棒。過去江某栽種的存活率不高,新威苗圃不斷改良栽培技術,使存活率大為提高。自民國六十九年試栽成功後,開始接受國科會委託育苗,如今已試栽成功五十萬株。
高農畢業後即在此工作的馮金松,非常熱愛目前的工作。他說:「一般人或許以為,從事與植物有關的工作靜態而無趣,其實不然。植物也是一種生物,雖然你為它澆水、施肥,它不會有立即的反應,但我們可從它的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喜悅,並從試栽成功或改良研究中獲得滿足與成就感。」
圖6:工人以黑紗網罩住苗圃,阻隔部分陽光以進行光合作用實驗。(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林試所重視台灣杉的研究
林務局的主要業務是育林和造林,實驗和研究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台灣林業試驗所則是一個以研究和實驗為主的單位。
林試所六龜分所的所長楊政川指出,林試所試驗的項目,常隨社會的需要而改變。他說:「林試所的前身,是隸屬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業部的台灣演習林,當時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治療瘧疾的金雞納樹。光復後轉而試驗竹類,以提高國內竹製品的品質。目前台灣杉是研究重點。」
楊分所長進一步指出,台灣杉與紅檜都是高級傢具的製材,而台灣杉更具有成長快速、輪伐期短、能抗松鼠危害等優點,經濟效益遠高於其他木材。由於該所試驗成效良好,已被指定為台灣杉研究中心。
六龜分所的實驗作業地區,主要在山上的林班地。林班地有近一萬公頃,分成廿五區,每區各有一位負責人,常年住在山上,負責督導、聯繫工作。其中鳳崗山苗圃標高一千五百公尺,是培植台灣杉的主要林班地,負責人林金榮表示:「在山中從事林業工作,常須在山林中跋涉、奔波,工作性質比較單調、辛苦,需要有健康的身體,並且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山間的物質條件較差,個性恬淡的人才能適應這種工作環境。」
楊分所長指出,林業試驗所為了盡量改善派駐在山上工作夥伴的生活,目前各林班地的工作站都有發電設備,可供照明、烹煮之用。以後林試所還打算在山上架設天線,讓山上工作人員也能收看電視,以排解山居的寂寞。
圖7:林業試驗所中蒼翠的竹林。(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扇平森林區充滿森林野趣
廿五個作業區中,以「扇平森林區」最有名。此區因栽有五十餘種世界各地的竹類,並有許多稀奇珍貴的樹種,而有「小溪頭」之稱。走在扇平區中,彷彿置身於「綠色仙境」,令人心曠神怡。
由於扇平的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具有原始森林的風貌,救國團常於寒暑假在此舉辦各種活動,如「扇平山區活動隊」及「生物研習營」等。由於此地是山林管制區,遊客須向六龜派出所辦理入山證才能入山。
從事林業實驗,造林是主要的工作;而林地常因雜草蔓生,影響樹木成長。過去林試所花許多人力在除草上,最近則以乳牛除草,效果相當顯著。研究員楊吉雄表示:「林試所自五年前開始試驗用乳牛除草的可行性。由於乳牛以牧草為主食,可以吃掉林間的雜草,而且它性情溫馴,沒有牛角,不會刮傷樹皮、危害樹木生長。五年下來,情況良好。林試所只需雇用一個人管理牛群,便可以做好除草的工作。」
六龜鄉民大約有二千人受雇於林務局及林試所,從事林業工作。他們的工作內容大致包括:整地、育苗、灌溉、搬運幼苗……等。他們不在正式編制內,屬於臨時工,那婸搨n人手,就到那裏工作,流動性頗大。由於林地遼闊,工作機會很多,因此他們沒有失業之虞,有人已經做了十多年。但也有人覺得這項工作太辛苦,又沒有什麼發展,寧可到工廠做工。
至於伐木及木材搬運工作,則包給木材商做。雖然現代化的伐木及搬運都採用機器,但過程中仍需用到人力,而每根木材多超過一噸重,因此從事這項工作,必須體格粗壯才能勝任。一般來說,都由受雇於木材商的年輕山胞擔任。
六龜鄉民鍾進和早年也是林班工作人員,七十七歲的他,身體仍非常硬朗,他認為這是拜過去造林、伐木時運動充足之賜。目前,他在六龜義寶村賣靈芝。鍾進和說:「靈芝通常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深山堣~會發現,它長在離地五、六吋高的樹幹上,而且必須百年以上樹齡的樹幹,才會長出靈芝。我的靈芝大多是以前結識的山地朋友,在伐木時發現,採下來賣給我的。」
圖8:伐木工人在集散場搬運木材。(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開荒墾地,栽種果樹
除山林工作之外,六龜大多數居民皆以務農維生,由於六龜多旱地,因此除六龜隧道外的新寮、新威、新興三村有較肥沃的河流沖積地,可種水稻外,多數土地都用來栽種水果,尤以芒果、木瓜、龍眼、荔枝為多。
住在中興村的文嘉運,是民國四十八年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輔導來此屯墾的榮民。他說:「剛到這兒來的時候,只見一片荒地,到處是雜草和石頭。我們一百零五個人,各自在被分配的土地上割草、除石,並引水灌溉,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才整理出一塊可以栽種果樹的土地。」
文嘉運原來在一甲大的土地上種香蕉,因香蕉銷路不好而改種芒果。但是,種果樹不像水稻可以馬上收成,必須經過五、六年才能成熟、結實。文嘉運說:「果樹收成前那幾年,我便受雇於林務局做伐木工,養活一家人。直到芒果園開始收成時,才專心做果農,目前算是苦盡甘來。」
圖1:檳榔與椰子高矮錯落,在水田中形成倒影,與田間秧苗相映成趣。(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黃金煌培育新種芒果
另外,六龜有位果農黃金煌,因為培育成功的芒果新品種「金煌一號」具有外型美觀、味道甜美、皮薄核小、果肉豐實等優點,當選今年「高雄縣十大傑出農民」。
今年卅九歲的黃金煌從小生長在農家,但全心栽種芒果還是退伍以後的事。他與其他果農一樣,都是以種土芒果起家;自外國芒果品種引進國內後,土芒果銷路大減,他便改種洋芒果。但洋芒果的栽種不易,易遭病蟲害,存活率不高,結實率也低,黃金煌便想到試種新品種。
黃金煌於民國五十五年開始,以多種芒果交配之後,育出三種新品種,分別命名為金煌一、二、三號。但他只受過小學教育,不知道這三種新品種是否有發展潛力,便攜帶幼苗向鳳山園藝試驗所討教。試驗所人員研究分析後認為,金煌一號較具發展條件,便建議他放棄其他兩種,專心培育金煌一號。
金煌一號在民國六十三年開始結果,第一年只結了兩個,後來數目逐年增加,到了去年,收成多達二萬斤,第一批「金煌一號」芒果正式上市,為黃金煌賺回新台幣七十多萬元。
黃金煌的成功,引起其他果農的興趣,許多人紛紛向他索取「金煌一號」的種籽、幼株及請教栽種方法。黃金煌也樂於傾囊相授,與大家分享成果。他指出,金煌一號芒果不只果肉多,且味道具洋芒果與土芒果的優點,產量也比其他芒果多,而且它抵抗力強,存活率高,不必花很多栽培功夫,果農可有餘閒做其他副業。他本身就在林試所兼任管理牛群的工作。
圖2:林試所在林場畜養乳牛,可利用它們「除草」,真是一舉兩得。(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養鹿風氣盛
一般農家大多以養豬、雞或鴨、鵝為副業,這些副業在六龜鄉卻很少看到,鄉公所民政課員溫草鑑指出,小規模的牲畜養殖大多賺不到錢,引不起農友的興趣。倒是這兒的地理環境很適合養鹿,因此養鹿風氣很盛。
六龜有一八三戶人家養鹿,畜養總數已超過二千頭。六龜鹿戶主要畜養的鹿種是水鹿,水鹿是本省土產鹿種。國人深信,水鹿的鹿茸最具滋補奇效,是中藥的高貴藥材,每兩約售千餘元,每頭鹿每年可割獲四、五斤鹿茸,約可賣新台幣六、七萬元。
六龜一位鹿戶透露:「養鹿平常花費的成本並不高,一頭鹿一天大約只需卅元的食料費。但早期需有一筆較大的資金建造鹿舍,購買幼鹿;如果情況順利,大約在第三年可收回成本。」
鹿戶之間儘管互相交換養殖心得,但鹿舍卻不歡迎生人參觀。據鄉公所獸醫廖鴻文表示,鹿的膽子很小,若有生人進入,常會受到驚嚇,影響鹿茸的生長。鹿尤其對紅色特別害怕,有時甚至因驚嚇過度而造成撞壁事件。因此進入鹿舍的人絕不能穿紅衣服。
3:當地的田間耕作多已機械化,但插秧機偶爾會有疏漏,有的地方沒植入秧苗,圖為農夫手持秧苗正在做填補。(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交通便捷,但居民很少外出
隨著社會的進步,六龜的交通已獲得很大的改善,鄉內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機車和客運車。目前全鄉十二村中,僅大津村尚無客運車通行。對外交通方面,六龜與旗山、高雄間有旗六公路;與高雄縣桃源鄉間有六寶路;並有南橫公路連接台南或台東,各線均有高雄客運行駛其間。
雖然交通比過去方便,但六龜居民除了工作或上學需要,平常很少到外地。鄉內沒有電影院、歌廳等公共娛樂場所,他們白天各自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下班後便都回到家裡,吃過晚飯後者看電視、聽聽收音機,生活單純、規律。
每星期六晚上的夜市市集,是當地的一件例行盛事。高雄縣各鄉鎮的流動攤販會在這天晚上湧到六龜,他們開著小發財車,載著琳琅滿目的貨品,在街道兩旁擺成長約三百公尺的夜市。雖然六龜本身有兩條商店街,但是鄉民覺得攤販賣的東西比較便宜,紛紛前來遊逛與採購,總是顯得熱鬧而有趣。
圖4:農夫牽牛在林間漫步,一片閒情逸致。
懷著一分眷念,守著這片家園
雖然目前六龜的對外交通已相當便利,家家戶戶亦都已電氣化,經濟情況比過去大為改善,但是六龜人的生活型態,卻沒有多大改變。嚮往繁榮、現代化生活的年輕人,紛紛遷離此地,到都市謀發展;留下來的多半是中年以上的鄉民,因眷戀家鄉的風土人情而不忍離去,且已習慣原有的生活方式,無心也無力改變現狀。因此,民風依舊樸實、淳厚,生活依然悠閒、單純。
圖1.—3:蝴蝶谷中五彩繽紛的蝴蝶。(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4:農家小孩燃燒稻草來烤蕃薯。(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5:救國團在「扇平森林區」舉辦「生物研習營」,圖為指導老師教學生如何製作樹葉標本。(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1.—3:蝴蝶谷中五彩繽紛的蝴蝶。(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1.—3:蝴蝶谷中五彩繽紛的蝴蝶。(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6:賣靈芝的老人鍾進和有個非常碩大的靈芝,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圖1:春節時,鄉民在門樑上貼紅色的「五福符」,祈求來年鴻運高照。
圖2:這是六龜的商店街,供應各種貨品,足以滿足居民日常所需。(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3:當地在枝葉掩映中的民宅,充滿怡然、寧靜的氣氛,都市中享受不到這種鄉居情趣。(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4:將「葫蘆竹」切成每節一段,用來栽種盆景,極富巧思。(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5:這個小娃娃很乖,獨自在推車中玩耍,還笑瞇瞇地。(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6:這也是當地常見的住屋,鐵門內有小狗看家。(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
圖7.8.為六龜孤兒院的生活照片。圖7:楊媽媽督促院童做功課。
圖8:院內孩子天真活潑,雖生長在孤兒院,卻沒有抑鬱寡歡或自卑的性格。(歐陽芷汀/董敏/陳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