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到餐桌,每一道料理從食材的提供、烹煮到上桌,都是由市集十多家小農一手包辦。全數不假他手,為的是向長年支持的消費者,獻上深深的感謝。
一份感激、一份致謝
「簡單說,是一種分享啦!」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一身輕裝出現,道出首度籌辦小農感謝宴的緣由。他解釋,現代社會風氣轉變,分享氛圍日漸式微,才會在年末籌辦感恩餐會。
2007年投入有機耕作,隨後創辦248農學市集,打造小農平台的楊儒門,去年又多出台北農產公司董事的頭銜。在彰化農村長大的他,一路以來,踩踏在農地上,關懷台灣農業議題,致力幫助農友打造「友善環境」。楊儒門表示,提倡「友善環境」不過是懷著「對每一個人都好一些」的簡單理念。說到底,也是一份「彼此分享」的心情。
從248農學市集到碧潭、淡水兩地農夫市集,小農、客人間都有如一家人。不僅市集搭棚、拆架全是夥伴一起來,在忠孝東路巷弄,每周五的248農學市集,還設有「市集廚房」,由小農貢獻食材,輪流料理,不分男女老少,邀請大夥一起共食,分享在地好料理。
因此,不僅彼此感情熱絡,每一位市集上的農友都是在楊儒門親身走訪數次後,邀請來的好夥伴。
百年水稻田使命,熟客義氣相挺
貢寮「阿先小農場」的主人楊振鑫,就是在他的鼓勵下,來到市集擺攤,向消費者推廣友善耕作的理念。
14年前,在台北經營修車行的楊振鑫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舉家搬回貢寮。兒時時常幫著父親務農的楊振鑫,重新拾回農村記憶,在自家二、三分農地上,栽作蔬菜、地瓜。愜意休閒的農事耕作,楊振鑫卻越種越有興趣,不但主動報名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環境課程,還意外發現僅剩十戶人家耕作的貢寮,原來曾有過三千多公頃的水梯田。
一年四季,山谷間的稻田景色變幻萬千。光影下,翠綠秧苗、黃金稻浪的美麗景緻,為貢寮留下了「桃源谷」的美名。然而,時代演變,工商發達,大量年輕人口外流,農業凋零,一畦畦的稻田成了雜草叢生的荒地。說起貢寮往日盛景,楊振鑫語帶惋惜。
為了宣傳友善耕作理念,自給自足的楊振鑫來到宜蘭大宅院農夫市集設攤。他認為,農夫市集是小農與顧客間最好的溝通橋梁,宣傳理念更勝賺錢。每月2次的市集擺攤,一天下來,常常進帳不到500元,他卻不以為苦,享受站上第一線向消費者推廣友善耕作的快樂。
來到新店碧潭農夫市集後,楊振鑫也是懷著相同理念,不厭其煩地介紹貢寮水梯田、說明水稻涵養土地的益處。走近他的攤位,期待恢復貢寮百年水梯田的使命,寫在看板上,攤上卻不見楊振鑫最引以為傲的稻米。原來不等收割,稻米早就被二十多位熟客訂購一空。
這二十多位忠實顧客,全是楊振鑫投入友善耕作六年多來,「搏暖」、靠著口碑累積起的客群。
楊振鑫時常遇上消費者質疑有機耕作的真偽。面對顧客的不信任,憨厚的楊振鑫總是笑笑,不多做解釋。他認為,與其口沫橫飛地說得再多,何不鼓勵消費者親自走一趟產地。
生態環境是最真實的有機檢驗者,土地一經施灑農藥,遭到破壞,自然不見蟲鳴鳥叫。有無噴灑農藥何須多說,只要親自踏上產地,便知真假。因此,楊振鑫時常邀請消費者到農地走走。了解之外,更是眼見為憑。因此,與他熟識的二十多位顧客,全親自到過楊振鑫的農田。
除了彼此信任的情誼,背後還存著楊振鑫的一份感激。返鄉務農辛苦,楊振鑫想以農維生的期待,至今仍遙不可及。平日種田外,楊振鑫還得打打零工,貼補收入。而忠實顧客還沒看到稻子結穗收成,就義氣相挺匯入的款項,每每成了楊振鑫的即時雨。
成為廚師而後返鄉的新生代小農蕭言橦,更以行動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
一肩挑起碧潭農夫市集歲末感恩宴大廚重責的蕭言橦,今年不過30歲,廚師資歷卻已經有了六、七年。
蕭言橦大學畢業,離家工作時,母親為了健康種植椴木香菇已有許多年。母親種植的香菇不若一般業者,以溫室人工培養方式,而是在不經遮罩的天然環境下,以木頭養菌、自然種植而成。年少時,蕭言橦經常與弟弟幫忙母親。那時他對自家種植的香菇並不以為意,直到成為廚師,必須將料理端至客人面前,他才深知每一份食材的的重要性。
2014年,蕭言橦決定由餐桌回到產地,回到貢寮加入母親種植香菇的行列。「熟悉食材,是成為一名好廚師的必備功夫。」蕭言橦說。
感謝宴上,負責設計菜單的他,就發揮巧思,推出充滿在地味的獨特小農料理。在西式料理才會出現佐配湯品的麵包丁,則在蕭言橦的創意下搭配248農學市集豆漿,製成山藥豆漿鍋;而色香味俱全的「馬告月桃烤魚」,包覆上貢寮自然農場的月桃葉,加上烏來協記農場的「馬告」,散發淡淡清香。
集結眾家小農結晶的10道精采料理,讓到訪賓客人人吃得津津有味,大呼「真正嚐遍了台灣最在地的山珍海味!」
放棄高薪,返鄉投入有機耕作
另一場農夫市集感恩宴的總舖師盧建和,則是淡水一帶頗具盛名的小農。
2000年,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盧建和放下外商DHL的高薪工作返鄉。當時有機耕作風氣尚未成熟,盧建和不敢貿然投入,反而接下父親經營多年的外燴生意,成了一名廚師。幾年後,餐廳租約到期,盧建和空閒下來,才發現身體出了問題。當時恰巧新北市農業局正在推動有機耕作,老家屋後百坪的農地,成了盧建和走入有機耕作的開始。
近年來,小農平台、有機認證紛紛崛起,從事大規模、企業化的有機耕作足以成為一門賺錢的好生意。盧建和卻選擇了一條辛苦的路,堅持維持多樣化、小規模的耕作。「投入有機,賺錢只排行在第三順位。」盧建和說。
把環境生態看得比賺錢重要,過程自然艱困,荒地難整、蟲害肆虐,收成前心血毀於一旦……,成了家常便飯。投入有機農業的前3年,盧建和絲毫沒有任何進帳,家中經濟全靠太太一份薪水支持。所幸,身體不好深知健康重要的太太始終鼓勵著他。
2012年,盧建和的「牛埔生態農場」不但成為淡水區域5家獲得有機認證的農場之一。生態農場隨著歲時節氣,多樣的有機耕作,也成了親子、學校團體食農教育最愛造訪的地方。三年多前,淡水農夫市集開張,盧建和也在楊儒門邀請下加入,一路至今,成為元老級的小農攤商。
「非常喜歡農夫市集的角色。」盧建和說。平日忙於農事耕作,盧建和無暇接觸消費者,而市集正好給了他機會,細細解釋何謂有機、何謂小農。許多客人都是因為這樣才和他熟識。
今年一聽說負責農夫市集企畫經理的鄭雅珺有意籌辦「小農感恩宴」,回饋多年支持的消費者。第一個高舉雙手贊成的人,就是他。
然而,經年累月下來,與盧建和熟識的客人多得不計其數。為了邀請名單,他大傷腦筋,和太太左思右想幾經討論後,依然割捨不了任何一人,於是他只好提出請求,加開名額。本來開放邀請2人的名額,最後來了一桌客人共享佳餚。
誠心推薦「呵咪呀」
在淡水市集感恩宴,為第一道「三鮮好開味」貢獻山藥食材的江瑩華、江瑩青兩姊妹經營的小農品牌,有著可愛逗趣的名稱「呵咪呀微笑福利社」。光憑字面還領略不出奧妙,試著讀出聲,才發現原來「呵咪呀」,正是「好東西」的台語。「就是想把好東西推薦給消費者。」江瑩青說。
5年前,相差一歲的兩姊妹,恰巧都遇上職涯轉捩點,選擇離開工作。兩人從2006年參加淡水社大有機耕作課程,開始零星的簡單耕作,成了轉換跑道的契機。江瑩華和江瑩青拿著採收的蔬菜來到淡水社大農夫市集試賣,品項也從蔬菜一項一項增多。
幾年前,出現在呵咪呀微笑福利社攤上的稻米,是妹妹江瑩青2010年投入栽作的成果。因為購買宜蘭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的稻米,接觸了有機稻作的她,特地南下苗栗向一位小農借來兩分耕地,重頭學習種稻。
兩姐妹透過同樣在社大上課的同學引薦認識楊儒門,來到市集擺攤。江瑩青說,面對消費者,得時時挑戰EQ極限。幸好,十來家從市集開始就加入的攤商,有著革命般的感情。不但時常以物易物交換自家產品,目前還仰賴另一份正職工作,過著「半農半X」生活的兩姐妹,在其他小農夥伴身上學到更多。
分享的快樂,時刻在農夫市集上演。看著種子發芽到收成,是兩姊妹走入有機耕作最快樂的時刻,而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則是把一樣樣的好東西分享給大家。懷著「呵咪呀到相報(台語)」心情,福利社不僅擺上自家產品,還有「萬東醬油」等在地好物。
為消費者誠摯推薦的用心,替江瑩華、江瑩青贏得不少好口碑。許多客人都是從兩人還在淡水社大市集階段,一路相挺至今。「若沒有客人認可,根本無法支撐到現在。」江瑩青感激地說。
一天很長,一年很短。度過辛苦的一年,農曆新年又將來到。在歲末之際,三十多位小農,懷著感激之心,以最在地的風土佳餚籌辦感恩宴,盛情款待客人。而此刻的你,心頭最想感激、道謝的,又是何人、何事呢?
馬告月桃烤魚、薑茶醉蝦、暖心麻油雞……,集結眾家小農結晶的精采料理,讓賓客個個吃得津津有味。
馬告月桃烤魚、薑茶醉蝦、暖心麻油雞……,集結眾家小農結晶的精采料理,讓賓客個個吃得津津有味。
趁著假日,客人們來到農夫市集挑選蔬果,小農們不厭其煩地向顧客說明。
趁著假日,客人們來到農夫市集挑選蔬果,小農們不厭其煩地向顧客說明。
淡水良好有機農場主人張國良堅持有機栽作,種出健康好蔬果。
年終時刻,香蕉、蜂蜜、青蔥……,農夫市集琳瑯滿目的農產品,滿懷小農感恩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