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員工被老闆刮了鬍子後,狠狠地許願:「神氣什麼,那天我也自己當老闆,不必再看人臉色。」
俗語說:「寧為雞首,不為牛後」。替人作嫁當夥計,再好也是別人的。這種心態中外皆然,但中國人創業的意願似乎特別強。
在一千九百萬人口的自由中國台灣,有七十萬六千五百家企業。即使在近年來經濟景氣未復、投資意願低落,創業者依然沒有減少。
一項令人怵目驚心的事實是:每年新增的企業約五千家,但公司總數卻未有大變化。也就是說,每年約有五千家公司倒閉或歇業。
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創業?如何避免成為那倒下的五千分之一?
六十年前,用借來的二百元開了一家米店,是王永慶第一步的創業行動。今天,他領導的臺塑集團,不只是全臺最大的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PVC塑膠粉生產者。
民國五十八年,羅光男以承製外國名牌網球拍起家;八年後他推出自己的品牌「肯尼士」。目前,他的工廠平均每天生產網球拍一萬二千支,產量居全球之冠;「肯尼士」更是早成名牌。
民國六十五年,施振榮離開服務了四年的電子公司,自創宏碁公司。九年來,宏碁關係企業的員工由十一人增至一千二百人,營業額也由新臺幣二百萬元成長至卅億元。
許許多多的創業故事,建立了國內的企業體系,也成就了臺灣經濟的高成長。這些白手起家的傳奇,更吸引了一代代的創業者,勇往直前,前仆後繼。
創業有成的李成家提供經驗說:「創業要找社會有需要,而尚無人提供的項目進行,才容易一舉成功。」。(張良綱)
投資意願低,創業意願高
希望不受製於人、獨立做出一番事業的心態,應是中外皆然;但中國人似乎表現得特別強烈;不僅國內企業數達七十萬六千餘家,且中小企業佔總數的百分之九八.五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前年曾對未創業的青年進行調查,結果其中百分之八十七點八希望能夠創業。依國內近二年來中小企業仍持續增設的情形來看,雖然目前景氣尚未完全恢復,「投資意願」低落,「創業意願」卻不曾稍減。
通常「投資」是指擴充舊企業的產能,或較大手筆地設新企業,「創業」則有「草創」之意,多由中小企業做起。
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各自拿出積蓄及向親友籌點資金,如果仍是不夠,又因公司尚未成立無法向銀行貸款,則可請求青輔會協助。
依規定只要是廿至四十歲的中華民國青年,都有權申請青輔會輔導,該會設有審查委員,審查申請的創業計畫,如果認為可行,即轉請銀行融資。自民國五十七年青輔會成立至今,輔導的創業青年已超過五千人。
有錢好辦事,經費有著落後,接著得向當地政府辦公司登記、申請營業執照;然後得找辦公或廠房地點;若開工廠,還得辦工廠登記、找工人……,這些手續雖然繁瑣,好在青輔會或由創業青年組成的創業協會,都可提供協助。
銀箭公司首開國內彩色快速沖印之風,打出「沖洗四十分鐘」的號幟,大受歡迎。圖為該公司總經理劉台捷。(張良綱)
創業者年齡漸提高
「拋開固定的工作,去創未知的事業,總要有點勇氣和熱誠才做得到」,青輔會第一處處長劉明經指出:「所以,創業者通常是青年,但年齡有逐漸提高的趨勢。」
「這是因為產業結構愈來愈複雜,各行各業的競爭愈來愈激烈,創業前的準備工作,如資金的累積、對專業的瞭解等,所需時間增多」,創業協會秘書長陳仁和分析:「民國五十年代,景氣大好,做什麼都賺錢,創業者通常是剛當完兵、廿出頭年紀;六十年代,競爭開始,創業者平均年齡約廿五歲;現在則又提高至卅歲上下。」
但目前國內產業結構正走向技術與資本密集的情況下,還適合小規模的創業嗎?
青年創業協會理事長、安偉企業總經理熊樹人說:「任何企業都是由小而大,沒有小企業,怎會有中、大型企業?而且創業活動又能為經濟體系帶來活力與刺激,任何時代都需要。」
不過,早期我國工商業剛興起,有非常多的工作可做,集資幾萬元,找幾個工人就可以開家小工廠做加工;現在人工逐漸貴了,用機器才能有競爭力,因此創業所需資金多了,加上許多行業已發展定型,新人不易打入,所以創業比以前難很多。
李宗正博士六年前自美回國創業,從事水汙染防治工作。他以為,國內循著歐美先進國家軌跡發展,許多學人在國外所從事的正是目前國內最需要、也最有市場的項目,是海外學人回國創業的好時機。(張良綱)
創業?開張!
而且,「以前只要做了就有人買,『有一手功夫』就可以自立門戶,靠的是生產技術;現在則競爭激烈,必須看買方喜歡什麼,所以選擇正確的創業對象尤其重要」,熊理事長說。
什麼是正確的創業對象?中國生產力中心副總經理張越長說:「所謂『創業』,應含有『創新』的成分,也就是提供新服務、新產品或開發新市場;若只是以舊產品去分享老東家的市場,對整個國家資源來說,只能算是另外『開張』,而非『創業』。」
而對「創業者」自己來說,如果不是因循舊方法,又憑什麼與基礎穩固的老廠競爭?
「發掘社會的新需要,據以提供服務,新創企業的『存活率』就高」,臺灣美吾髮(VO5)公司總經理李成家舉例說:「清潔公司、便當公司、坐月子中心等,都是因應工商社會需求而在近年出現的新行業。」
「社會不斷在進步、人們生活型態不斷改變,因此隨時有創業的『可乘之機』」,李成家強調。
他自己就是「逮」到機會創業,而一舉成功。
民國六十五年,李成家發現國內經濟已起飛,國民生活水準快速提高,但卻沒有較高級的洗髮精。於是他引進美國VO5品牌,在高價位洗髮精市場「先馳得點」,至今佔有率仍居首位。
企業初創時,業務來源與技術能力是最大的難題;待營運良好、組織擴大後,管理問題接踵而來。因此許多成功的創業者,都選修管理課程。圖為信立化學總經理吳益仁在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上課的情形。(張良綱)
最怕選錯行
「創業要成功,第一要件就是得『選對行』」,交通銀行副總經理白俊男說。
所謂「對行」,除了創新外,還必須是創業者「內行」的事;事實上,也唯有「內行人做內行事」,才能「捷足先登」發掘到創業機會。
舉例來說,銀箭彩色沖印公司總經理劉臺捷原服務於柯達公司,對照片沖洗過程十分瞭解。
他發現,一卷彩色底片的沖印時間約只要半小時,但一般照像館無沖印設備,須送交沖印公司沖洗,中間的取件、送件,且沖印公司集合大量再一起沖洗,耗掉不少時間,通常顧客要二、三天,才能取件。
因此,民國六十九年,日本發展出小型、適宜少量多次沖洗的設備時,立刻引起他的注意,馬上引進國內,創立銀箭公司,一口氣設了十個門市部。
銀箭打出「沖洗四十分鐘,加洗十五分鐘」的旗幟,將機器擺在門市,讓顧客看到洗照片的情形,可以隨到隨洗,開國內彩色相片快速沖印的先河。
隴華電子總經理白玉錚認為,創業是條「不歸路」,必須三思而「行」。(張良綱)
新做法易成功
當時,這種快速沖印的機器因係新產品,每部約新臺幣四百萬元,而傳統設備則只要二百萬元。劉臺捷與表兄弟合股,得親族資助,經費寬裕,既能同時買十部小機器,當然也可以開個傳統的大工廠。「但傳統沖印市場已固定,不易打進去,所以我選擇『老行業、新做法』」,劉臺捷說。
拍照的人都希望盡快看到相片,所以他的這項「新做法」十分受歡迎。「雖然早期因機器尚未用熟,有時顧客要等二、三小時才能拿到照片,但這與傳統式的二、三天比起來,仍快得多,所以顧客還是很高興」,劉臺捷笑著說:「這就是『新』的好處——容易得到較包容的待遇」。
他們的成功,馬上引起一陣「跟」風。隔年,臺北街頭就出現了五、六十家快速沖印中心,目前已增至一百五十家左右。
「依北市二百四十五萬人口計算,卅家快洗中心市場大概就飽和了,目前已超出太多。我們因機器成本早已回收,又有些基本顧客,所以尚能盈餘,新成立的店家就很難支撐」,劉總經理說:「跟著人家一窩蜂跑,通常討不了便宜。」
服務業與高科技有「錢」途
跟在別人後面做,通常市場已固定,對手既多且強,必須打硬仗,因此雖然只要「內行」就能發掘到機會,但以國內的大環境來看,目前屬萌芽階段的服務業與高科技最有可為。
原來旅居美國的李宗正博士,就是看準了這點,在六年前回國創立華禹公司,以生化科技進行水汙染防治。
他說:「當時我就覺得,以臺灣的工業發展情形及生活水準,大家即將注意到環境保護。果然,華禹成立三年後,市政府環保處改制為環保局,隔年水汙染法修正案公佈實施,業務量驟增,而我們的基礎也扎穩了,剛好能應付。」
這是個學人回國創業的典型例子。李宗正畢業於臺大農化系,民國四十五年赴美深造,獲紐約州立大學化工博士,曾任全美排名第五的「聯合化學公司」新技術部經理。他發明的十四種廢水處理膜體,已取得全美專利。
是什麼促使他在去國廿三年、擁有高位厚薪時,毅然拋下一切,回到國內?
「不甘心啊!」李博士說:「為美國人工作了大半輩子,總覺得不甘心,想回來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
那為什麼遷延了廿三年,才回來呢?
「早先是因為想把所有關於廢水處理的知識及技術都學會,而待下來;但一個地方待久了,就像一棵老樹,根愈蔓延愈廣,那裏的事業、朋友、熟悉的環境……,都很難割捨。直到那年我的孩子上了大學,我也四十五歲了,我想再不走大概就沒有勇氣回來了,一咬牙便把工作辭了。」
回國前,他找到好幾個朋友一起回國創業,可是臨走時,一個個都打了退堂鼓;不是妻兒反對,就是房子或其他雜務處理不及。「其實做什麼事都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不然一定遷延到白頭」,李宗正說。
他認為,現在是學人回國創業的好時機。因為國內係循著歐美先進國家的軌跡發展,許多學人在國外從事的,可能正是目前國內最需要、也最有市場的項目;或是將在國外有銷路的產品,利用國內的人力與腦力生產,以降低成本,都有可為。
「但高科技產品的生命周期很短,發現機會得立刻行動,時機稍縱即逝。而且,回國創業必須下定決心,不能還留著國外的工作,腳踏二條船一定做不好」,李博士建議。
貸款額「追」不上設備費用的增加
他的另一個建議是,在決定是否回國創業前,不妨先回來短期停留,如開會或客座,以瞭解國內環境,也知道有那些可用資源及可求助的機構。
目前國內協助創業的機構除青輔會與創業協會外,還有經濟部投資聯合服務中心、各縣市的投資策進會等,都可提供投資環境基本介紹資料及各種諮詢服務。
資金方面,一般投資,青輔會能協助向銀行融資;如果是高科技,可申請中華開發基金或交通銀行參與投資,或找民間的創業投資公司入股。
為因應國內走向資本密集的趨勢,青輔會協助向銀行融資的額度也不斷放寬,由民國五十七年的每人廿五萬,至每人七十萬、合夥申貸最多七人,到現在的每人一百萬、合夥申貸最多十人,也就是可以十人合夥借到一千萬元的資金。
但貸款額度的放寬,很難追上設備費用要增加,而且以前景氣好、生意做得順,只的百分之廿、卅的自有資金就可開張,靠後續收入即足以負擔利息、償還借款;現在則至少自有資本要佔一半,才能較穩固地營運。
因此,「現在要獨資創業很難,最好合資進行」,經濟部中小企業長處處王覺民說。
共患難易,共享福難
幾十年來,信立化學公司總經理吳益仁都是「合資創業」的擁護者。
他說:「合作創業除了能充裕資金外,經營者因為有所牽制,在提出策略前,一定會仔細分析、再三推敲,例如想推出一新產項品,就會將成本、物料來源、機器、周轉金、技術、銷售通路、人員配置等都規劃好,可以使決策更正確。」
信立化學就是個合資公司,主持人員吳益仁僅佔了百分之十五的股分。該公司生產化纖絨布,成立十二年來,不但在二次能源危機中屹立不搖,年營業額且從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增至六億,幾乎年年蓋廠房、買機器。
吳益仁認為,公司業務所以發展如此快速,主因在方向正確——由原只織布,擴及自己進口原料抽紗、紡紗、染整,以降低成本,而且不斷推出新設計。而每次擴充設備或推出新產品,都經過細密的分析及股東間熱烈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已將各種情況都考慮過了,使風險降到最低。
合資雖有好處,可是,擺在眼前的現實情況是:有太多企業在經營剛上軌道,就傳出股東意見不合的消息,進而拆夥分家,各自變小,重新來過。信立公司如何合作的?
穿牛仔褲和著西裝的不可合夥創業
吳總經理說,創業夥伴要慎重選擇,首要條件是彼此的基本意識形態要相近。「穿牛仔褲和穿西裝的就不能合作,到時候辦公室一個要買、一個要租,就吵翻了」,吳益仁說。
共同創業的人最好還要家境相近,這樣彼此對財務的觀念較能溝通,公司賺了錢,才不會發生有人堅持分股利、有人堅持要轉投資之類的事。
再者,為了避免發生「有功大家爭,有過大家推」,最後大家都不痛快的情形,最好「先小人,後君子」,合作前就把每位股東的職權、責任畫分清楚。
舉例來說,會一起創業的原來都是好朋友,開始時可能彼此不太會計較誰當總經理、誰做副總,可是一旦開始營運,大部分客戶都要找總經理、不找副總,當副總的就會開始抱怨他的決策權太少,而發生越權和雙方衝突的問題。
先分派好主角、配角
「每齣戲都有主角、配角,公司裏也是一樣,事先把話談開,大家心甘情願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才不會來日暗潮洶湧」,臺灣美吾髮總經理李成家警告:「有人認為朋友間談地位、權力傷感情,但不談就等於埋下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公司、朋友交情都會賠進去。」
此外,合作對象能力是否可以「互補」,也是另一個考慮的要素。由於現在很多產業的複雜程度,已非一個人能應付,所以最好能邀集熟悉市場、生產、財務等各方面的人一起創業。
萬一這些因素都考慮過了,但是產品市場仍然有限,自有資金無法超越百分之廿,也沒有很理想的合作對象,最好不要貿然創業。「『跌倒了再爬起來』只是安慰人的話;事實上,現在的年輕人已沒有跌倒的權利」,李成家說:「工業社會裡,人與人間的信賴度低,對有失敗紀錄者更是防範有加,一失敗就再難翻身。踏出第一步時,不妨謹慎些。」
創業起頭難?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如果覺得各項創業條件已成熟,去做了,也撐過一、二年,以後是不是就「安全」多了?
答案是否定的。企業界公認的一項估計為:在全國七十萬家公司中,能支撐五年的約佔二分之一,十年的佔三分之一,廿年的則約只有四分之一。也就是說,仍有許多企業在經營多年後倒閉。
創業協會熊理事長分析:「公司開始時,市場開拓剛起步,生產技術不純熟,一切都在摸索,要生存下來當然不容易;但熬過這段時間後,如果業務情況良好,企業經營者很自然地就想擴充,擴充之後,買了機器、雇了新人,資金積壓,利息及員工薪水的負擔加重,若稍有閃失,例如市場情況不如預期的好,危機就發生了。」
另一個隨之而來的,是管理問題。常見的情況是:組織膨脹後,公司利潤沒有增加,甚至反而減少。
中國生產力中心張副總說明:「這是因為公司擴大後,投資在廠房、設備、管理上的費用增加了,但組織複雜、層級增多後,決策者的命令難以貫徹,效率反而降低,必須靠建立制度來改善。」
創業精神須持續到最後一口氣
而且,企業開始時,可能就是創業者自己大小事一手包;規模擴大後,他無法再事必躬親,也已培養出得力的、可以交託的助手,以為可以鬆口氣了,其實新課題已橫在面前——如何留住人才?
再加上公司愈大後,競接訂單、搶生意的對手,也「升級」了,競爭起來並不比公司小時省力。「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雖然面對的考驗、敵手有階段性的不同,但沒有一刻是可以輕鬆應付的」,隴華電子總經理白玉錚說。
因此,成功的創業者幾乎都擁有一個共同點:不斷充實自己,來面對、解決新問題。
目前,生產力中心及許多企管顧問公司、大專院校開有生產、銷售、人事等各方面的管理課程,且幾乎都「生意」鼎盛,也反映出企業界人士普遍尋求突破的心態。
「這種不斷求新、求變、求進步的精神,也就是最基本的創業精神」,熊樹人理事長說:「對一個企業的經營者來說,創業精神必須持續到最後一口氣。」
他還認為,依國內經濟發展趨勢,可預見的是未來創業所需的資金愈來愈多,創業日益困難,企業也會走向所有權與經營權分立。因此,「創業的觀念要改了,不見得要自己出資,只要在工作岡位上發揮創業精神,就可能成為經營者,也就能『創』造出自己的事『業』」,熊理事長說。
小心踏上「不歸路」
創業一定有風險,但大好大壞的畢竟是少數,一般只要實實在在地做,不急著擴充,也就能維持生存。然一旦創業,就好比上了「虎背」,很難下來。
「創業之初,做得不好總不甘心放棄,做得好更是意氣風發、不願歇手,等年過四十,轉業難了,無論好壞都只有做下去」,隴華電子的白玉錚說。
「所以」,他說:「創業者的下場只有二種——年老退休或倒閉。」
這話容或有些誇張,但創業確是條「不歸路」,創辦一個企業,就像自己生下的兒女,終生難以割捨地為它操心。企業內的大小事情:沒有訂單、員工跳槽、資金周轉不靈……,都是老闆的事。所以有人說,走進公司,一看就可以知道誰是老板——十有九就是那個雙眉緊蹙、愁容滿面的人。
踏上「不歸路」,不妨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