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結在「樹」上、蔬菜種在保麗龍板上?這是真的。
前人都說:「沒有泥土那有花」,現在的植物是「沒有土地也能長」,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省政建設四十周年展覽會場上,一群人圍在「台肥公司」的攤位旁吵嚷不休。
攤子上,展示的不是肥料,是青青翠翠的蔬菜,而且是活的、「種」在水裡的蔬菜。
「『騙笑』(開玩笑),那有人把菜種在水裡,是採收後泡在水裡的吧!」永康鄉來的阿婆跟導遊爭辯。
「這樣種,夠吃嗎?」頭戴斗笠的農夫瞧著黑箱子底下「電動機關」種出來的小白菜,一臉不信。
兩三個家庭主婦結伴而來,嘻嘻哈哈地指著「無土栽培」的牌子,十分內行的說:「這種菜就叫清潔蔬菜,現在很流行的;以後到南極、上太空,都得這樣種菜。」
人們口中嘖嘖稱奇的蔬菜,是什麼樣子?
四方盒上,水嫩嫩地長出幾棵莧菜、白菜和寬芽菜,寬大、嫩綠的菜葉,囂張地炫耀給過往的行人;黑色壓克力盒透著光,隱約可見清清如水的培養液,支持著蔬菜活命。
你家屋頂也可以這樣種。這是台中農校的屋頂菜園,菜圃的「土」,是白色的保麗龍。(張良綱)
土壤不可愛了
時代真的已經變了,無土栽培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傳統的觀念裡,土壤是大地最主要的資產,萬物依賴它來求取生機,很少有農民不愛土地的。在中國,農家尤其惜土如金,每當遊子離家,行囊包裹中總少不了家鄉的一瓶土。這樣一件好東西——泥土,倒底有什麼壞處,惹得現代人不愛了?
「因為土壤變了」,屏東老埤農場的研究員曾森光指出,上天給人類的土地,雖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再好的地力,也經不住一再「壓搾」,土壤的肥力消失後,再怎麼休養生息,也沒法「純化」,這對植物栽培來說,是很大的損傷。
都市化的結果,土地吃香了,泥土卻減少了;現代文明的汙染,又使土質加速惡化,土壤「量變、質變」,再難恢復當年。
但這還不是泥土「身價大跌」的唯一理由。「主要還是因為太不方便」,曾森光指出,泥土是微生物及細菌孳生的最佳溫床,現代人習慣乾乾淨淨的,玩土要弄髒手指,清理也麻煩,乾脆就不要它了。
掀起塑膠布,就比較知道什麼是「水耕」了。圖上可明顯看到,長得細長茂密的根部。(張良綱)
向上帝挑戰
看起來,土壤的不可愛,是近代的事,但是人們的想像力卻自古已有。早在十七世紀,科學家便在思索:供給植物成長來源的三個主要成分——水、空氣、土壤能否取代?如果被取代,又將如何?
答案一找找了兩百年。一九五六年,科學家 Salm-Horsmar 首先發難,找出用砂來代替土的簡易栽培法;相隔四年,德國人Sachs 與 Knop 繼而發現,將營養成分溶在水中,植物仍可正常的生長。這些發展都讓科學家相信,當初的推斷並非沒有道理——只要養分能夠「複製」,根部就不用在土壤中「找尋」肥料,植物可以更省力,更快速地長大。
無土栽培就這樣發展起來,但實際應用,還得拜戰爭之賜呢。
二次大戰期間,美軍為解決軍隊蔬菜的供應,在太平洋島上大規模發展「礫耕」(在石頭上種菜),戰後,日本的麻布島、歐洲大陸不毛之地,都開始了無土栽培。
「泥」土是假的,養在裏頭的蕨類可是「真的」。在這個小宇宙裏,植物可以進行呼吸及光合作用,不用澆水,也可以生長。(張良綱)
不用泥土也可長
無土栽培,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不用土」或「不是泥土」的栽培法。我們經常在假日花市看到很多園藝素材,像「𥒓石」、「綠化莎」、「人造藻」、「火成岩」等,都算是取代土壤的「假土」;這些假土多半無菌,且具有很好的通氣保水性,人們只要澆上培養液,植物就可以生長。
民國六十八年到七十二年間,中興大學土壤系教授莊作權,利用塑膠筒填充碳化稻殼、樹皮、蔗渣等廢棄物,發展出「立體栽培」的方法,後來還被駐守在南沙及中沙群島的守軍運用。
這些都屬無土栽培的範疇。
「我長了廿五年,也只比它高一半」,——這是長了十四天的水耕木瓜。(張良綱)
碎玻璃上種菜?
依照大自然為萬物製定的法則,植物體所需的元素為碳、氫、氧、氮、硫、磷、鉀、鈣、鎂等十六種,其中碳、氫、氧來自空氣和水,其它則以無機鹽類的形態存在於土壤。因此,理論上,植物只要能種在土中,得水灌溉且能自由呼吸,就可以活。
這些要素似乎缺一不可,但聰明的人類最近「破」了植物的一個小秘密,就是:十六種元素中,用量最多的,只有碳、磷、鉀、鈣、鎂、硫六種。
這六種巨量元素加上其餘的微量元素,日後被科學家配成一劑劑的「方子」,溶在水中、澆在植物上,或將植物的根部直接浸在堶掬它吸收,這種溶液就稱為「培養液」或「營養液」。
培養液的配法、濃度、酸鹼值,隨著不同的植物而不同,即使是同一棵植物,在育苗、栽培、結果期,配方也各自不同。
植物除靠土壤供給養分,也需要依靠它來支撐、固定位置。這個功能,用一些人造物品就可以取代了,像碎玻璃,只要不是尖銳鋒利,一樣可以替植物「定位」。此外,砂、石礫、保麗龍、海綿也有同樣的功能。
無土栽培的方法可大分為:水耕、礫耕、沙耕及噴霧耕等,不過無論那一種「無土」,都得用上水——也就是營養液,因此又有人統統把它叫做「水耕」。
誰在幫「它」量體溫?不,只是在測量水中的溶氧度——這是無土栽培很重要的步驟之一。(張良綱)
龍潭搶先試作「無土」
國內無土栽培的起因,是為了「解決困難」。
民國五十八年,國內的老資格農校——龍潭農校開始發展礫耕。從鋪著石子的小箱子,到栽培床、溫室的建立,然後有了農場、能夠小規模的經營。龍潭農校這一路走來,竟然沈默地走了十六年。
「當年是因為龍潭的水位較高,蔬菜總是爛根,才試作無土栽培」,龍潭前校長呂理福說,「現在可就純為了教學而做。」
直至今日,龍潭農校才佔三分地的「石田」,仍是全省最大的無土栽培場,每天、每季都有農作物(金針及葉菜類)生產,並在桃園市場賣出。
龍潭農校之外,在試管及燒杯世界裡「耕作」,也是國內每個農業試驗所及園藝試驗單位,經年不斷在做的事。其中做的最好的,是省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洋香瓜戴上「結婚戒指」了——被圈上橡皮筋的花朵表示已授粉完畢,很快就能結果。(張良綱)
鳳山所的西瓜上「樹」了
鳳山分所向以研究熱帶果蔬聞名,現在市場常見的「泰國拔」、「黑珍珠」蓮霧,都是這兒栽種出來的。至於無土栽培,雖已堂堂進入第三年,實驗卻還在「是否可行」的圈子中打轉。例如:各種溫室品種的試種質,不同作物「培養液」的配方、濃度、酸鹼值該如何等。
這些研究現在還沒有定論,鳳試所卻因為一個偶然的成果「打出名聲」。
台灣地區的西瓜,絕大多數種在河床上。從冬風吹襲的一月,到夏日炎炎的八月都可生長。由於氣候溫暖多濕,河床沙地通氣良好,原本最適合西瓜生長,但是因為瓜類很難避免蔓枯、蔓割病,及其他不明原因的病症,西瓜根本無法連續種植。
鳳試所原先是希望找出適合溫室種植的西瓜品種,後來卻發現,「無土栽培」正可免去這類困擾,打氧氣及水位循環可減少瓜類染病率;「土壤」可以無止盡的連作;而且因為肥料控制適當,長出的西瓜又大又甜。
鳳試所發現的訣竅,是把作物種在培養液裡,上面鋪蓋固定植株用的保麗龍,西瓜的莖蔓就從穿孔的保麗龍中長出,營養液則經由抽水馬達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同時也打進氧氣,讓植物根部呼吸。
西瓜結果時,因為體積太大,架子上的莖蔓無法支撐,鳳試所的工作人員還得用草繩編成的袋子,把西瓜一個個擱在袋裡、吊在藤架上。遠遠看去,西瓜就「上樹」了。
西瓜可以長在「樹」上,蓮霧樹當然也可以長在石堆裡。
(張良綱)
石頭堆塈雿珍
鳳山所的「石田」——用小石頭堆起來的田地,共分成三畦,比較低窪的石地種白菜,高聳的地方,就種蓮霧。
「石頭那能種物,還不是因為『石田』下暗藏玄機」,看管石田的鳳試所助理員蕭瑞璋指出,石田下也有水槽,供給植物養料的培養液,就貯在蓄水槽裡,然後再用抽水馬達打進送水系統中,這種方式就是礫耕。
鳳試所的成績,使南部各試驗所紛紛嘗試無土栽培。位於屏東的高雄改良場,和隸屬台灣鳳梨公司的老埤農場所試種的洋香瓜,也漸漸闖出名號。
老埤農場十月間試種了一期水耕蔬菜,光復節在高雄發表的展售會上,大出鋒頭。
水耕法的養分,多溶化在水中,植物的根部幾乎沒有什麼阻礙,就可以吸收。因此,一般說來,無土栽培的根部都比土耕的細長且多。中興大學的園藝分析室曾試種過木瓜樹,種了十四天的木瓜根部,可以有五十公分長,與木瓜樹高度相當。
仔細看,花朵是從瓶「孔」鑽出來綻開的。這是「立體栽培」應用在園藝上的小實例,圓柱筒內裝的是碳化的稻殼、樹皮和蔗渣。(莊作權提供)(莊作權提供)
熱不熱,沒關係
根部長得好,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怕病害,「就像一個人體質很好,抵抗力自然增強的情況一樣」,鳳山分所所長沈再發說,水耕種的蔬菜因此不大容易染病;即使染病的話,也因為水耕法的蔬菜實在長的太快,而來不及蔓延。根據鳳山分所的經驗,無土種出來的蔬菜,約比土耕種的時間快一半,收穫量多三至五倍。以萵苣為例,一般萵苣要四十天才能採收,無土栽培只要廿天就可摘食。
寶島夏季高溫多濕,溫室種植最大的困難,在使室溫降低。因為依照溫室效應,光線若透過玻璃照進室內,熱度不散,室溫必增,若超過攝氏卅度,植物不是死亡,就是停止生長。
水耕卻不怕這個。
呂理福指出,今年在築波博覽會展出的一棵水耕蕃茄,從根部到樹頂,足足長了卅呎有餘,「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呂校長說:「因為蕃茄藤蔓伸向屋頂,實際上也就更接近陽光,若是散熱不當,照理說是會被燒焦的。」
但筑波的蕃茄卻沒有。這表示,只要「根溫」正常,植物對室溫的「耐力」可以增強。這個發現鼓舞了原來正憂心忡忡的農業專家。
花房是比較需要溫暖的,不等天黑,已上燈了。(張良綱)
期待另一個農業革命
「無土」可以勝過「有土」嗎?高雄改良場研究員陳旭雲說:「沒有理由叫大家統統不用土。」他的說法講出很多人的心聲: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水耕的成本極高,不但需要網室(以黑色塑膠網隔離,避免陽光過度曝曬),還得有供水設備、栽培床等,成本在五萬到廿萬間。泥土經濟、易得,施肥過當,也不會立即枯死,這些優點仍然無可取代。
這樣說來,無土栽培的命運,好像就要被限制在荒島、極地或戰艦上了。但現在看來,好像又不是這樣。
老埤農場試種的三畦蔬菜,在不到三小時內被搶購一空;龍潭農校行之經年的礫耕農作,像金針、胡瓜,永遠是桃園市場上的搶手貨,除了「無中生有」外,無土栽培好像還有別的好處。
有朝一日,無土栽培被大規模推廣時,也就是農業再一次革命的到來。到那時候,捲起褲管、頭戴斗笠,在農地裡辛勤耕種的農夫,可就成為「歷史上的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