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就是美」是一位經濟學者提出的口號。他相信經濟發展不可貪大,小小的計畫所帶來的成果,有時會比野心勃勃的大方案,更加有益於國計民生。在國內的新聞界,近年來也有一些年輕人,在新聞事業方面開闢「小」天地。他們寧可放棄為大報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創辦小小的社區刊物,為那些被大眾媒介忽略的「小眾」服務。在全國上下致力文化建設的今天,他們這種往下紮根的抱負與作為,確實很美!
蕉風椰影,「美得濃」的美濃小鎮。(楊永山)
一項新興的事業
以較小的特定地區為發行範圍,以少數人為服務對象的社區報紙,在美國已有三十年的歷史。目前美國境內約有一萬家左右的社區性刊物,它們以報導地方新聞為職志,以服務鄉梓為榮耀,充分發揮為民耳目與喉舌的功能,因而贏得地方讀者的信賴,更有甚於所謂的權威性大報。
在台灣地區,「社區報紙」還是一個新名詞。近幾年來,在傳播學者的大力鼓吹,及有志新聞事業的年輕人將理想落實的苦幹實幹下,它們像雨後春筍般地陸續出現,一時之間,蓬蓬勃勃,成為傳播媒介的生力軍,為中國新聞史掀開了新頁。
由於它們發行的都是週刊,根據我國出版法的規定,期刊刊期在一星期以上者,統稱為雜誌;所以社區報紙在國內的正式名稱是:「社區雜誌」,但由於它們具有報紙的性質及功能,一般傳播界還是習慣以「社區報紙」相稱。
這種營業額不多的社區性刊物,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苦心創辦?而讀者又為什麼需要這樣一個「社區燈籠」呢?
通常,全國性的大眾媒介很少會「掃瞄」到小地方的人和事,除非他們構成了社會新聞,否則便成了新聞報導與評論的死角。
黃森松為驗證社區雜誌的理論,毅然回鄉辦報。(楊永山)
可補地方版的不足
國內的各大報紙雖然都編有地方分版,但每一分版包括兩三個縣市,有限的篇幅根本無法容納紛紜的地方事件。於是攤開報紙的地方版,我們所見的大都是桃色新聞與犯罪報導等激情性的內容,報導的角度無法深入。可以說,大報完全不能滿足社區居民新聞的渴求,亦無法激發其對社區的認同感,而引起參與社區建設的動力。
因此,國內傳播學者認為,大眾媒介無法成為現代消息傳播和基層社會發展的主要媒介,必須發展像社區刊物一類的「小眾媒介」,以彌補現今大眾傳播的缺失,消滅傳播的死角,才能促進基層社會的成長,加速國家現代化的腳步。
姚朋(即著名專欄作家彭歌)是最早將社區刊物的觀念引進國內的學者。早在民國四十年報學雜誌的創刊號上,他就已提出發展社區報紙的構想。
其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的老師徐佳士、潘家慶、楊孝濚,陸續在課堂上和報章雜誌及專書中,呼籲創辦社區性的小眾媒介。民國六十二年,在他們的鼓吹與努力下,政大新聞系的學生實習報紙「學生新聞」,首先易名為「柵美報導」,成為國內第一份服務地方的社區性刊物。
美濃鎮的舊城門。(楊永山)
美濃試驗證明成功
民國六十三年,出身高雄縣美濃鎮的政大新聞研究所學生黃森松,在老師楊孝撉澈導與贊助下,並且得到美濃鎮大專青年聯誼會及地方士紳的協助,集四十餘位美濃籍的大專學生,從七月十六日到九月三日間,試辦了八期「今日美濃」,受到當地居民的歡迎,完成了鄉村社區刊物的「美濃實驗」。
黃森松從高中編校刊時開始,就嚮往新聞工作。大專聯考以一分之差,被摒在新聞系門外。然而他以歷史系學生的身份,從大二開始,在新聞系當了三年的「客座學生」。並且先後參與過不少刊物的編輯工作。
年齡的增長,及參與雜誌編輯工作的經驗,使得大三以後的黃森松,逐漸從個人的感情生活與浪漫情懷中走出來,將思想的觸角及關懷的眼光伸展到自己生長的環境與人群。
他意識到:政治的改革、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現代化,並不是靠一些知識份子指著「尖端問題」發表意見就可以在一夜之間帶來轉變的。如果只是知識份子想變,而大多數的民眾都茫然無知,那就好像海中的冰山溶解一樣,光是浮在水面的部份溶化,而沈在水中的卻無動於衷,那麼冰山必然還是冰山。因此,所有的「改變」必須從基層做起;沒有基層的支持,任何努力都將徒然。
於是,回鄉辦刊物,把自己的心智貢獻給保守而落後的故鄉小鎮的念頭,便開始在他的心頭萌芽。
美濃農業圖書館,在「美濃週刊」的鼓吹募捐下,於今年三月落成。(楊永山)
老師啟發了回鄉服務的心志
大四上學期,他因為修新聞系的「採訪寫作」課而結識了當年以寫小說聞名,在新聞系任教的林懷民。
有一天,林懷民請了黃春明來課堂講話,講的是他從童年到求學進社會的種種遭遇,黃春明暢談鄉間的種種趣事,每一句話都勾起了黃森松的鄉愁。
黃森松回憶那天下課後,他回到寄宿處,許久都沒有心思吃晚飯,只能呆坐沈思,卻愈坐心愈亂。無奈中只好出去走走。剛轉過路口,卻看到穿牛仔褲、著涼鞋、背著包包的林懷民老師在等指南客運。
指南客運遲遲不來,師生倆就席地而坐,聊起天來。
——畢業後有什麼打算?
——想考研究所。不過還沒正式準備。
——如果考不上?
——我想還是離開台北回美濃去教書,然後辦一份自己理想的刊物,用油印的都無所謂。
——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也這樣想過。如果舞跳不成,學校的書我也不想再教下去,不如回到家鄉(嘉義縣新港鄉)教國中,再辦一份刊物,應該會比較有意義。
八年前的這一番談話,堅定了黃森松畢業後回鄉辦刊物的志向。
吳鎮坤、吳國城兩人在東勢辦起了「山城一周」。(楊永山)
促進了多種文化活動
八年後,在「美濃週刊」復刊三周年及美濃農業圖書館落成之日,林懷民率領雲門舞集來美濃公演,在小鎮造成了空前的轟動。這日子,對黃森松個人的意義更是非比尋常。八年來,經歷了多少顛躓阻難;但一步步地走過來,師生二人昔日浮懸的心願都已得到實踐。
黃森松是帶著論文題目進政大新聞研究所的。他以美濃實驗的結果,完成了碩士論文:「鄉村社區報紙與鄉村社區發展——兼論小眾媒介能否在台灣鄉間生存?」初步肯定了社區刊物有存在的必要與價值。問卷調查發現,許多鎮民希望它繼續辦下去。
民國六十六年,「美濃週刊」復刊。黃森松在老師楊孝撉犒盂R,及太太的全力支持下,開始真正嘗到辦社區刊物的滋味。
下鄉辦刊物的確需要勇氣,一位碩士加上一位學士(黃森松的太太林錦霜),無論從事任何行業,收入都不可能低於這份刊物得到的利潤,何況它還有虧損的時期。
在無人、缺錢的情況下,黃森松只好一步步地訓練自己成為採訪、寫作、攝影、打字、編輯、製版、印刷、發行、廣告的十項全能。
東勢是水果專業區,所產葡萄、水梨最為著名。(楊永山)
自行動手,凡事不求人
他買了一台中文打字機,使這份刊物可以在美濃印刷,節省了許多時間。在打字小姐因故辭職後,林錦霜接下這項工作,後來黃森松自己也學會了打字。
三年來,他很少去注意日曆上的幾月幾日;他只關心今天是星期幾。因為週刊以星期為單位,從星期一到星期日,週刊的各項作業有其固定的流程。
三年來,在他住家隔壁的小小編輯室中,只有一台打字機,兩張書桌,幾個書架和一些櫃子。室內黃森松伏案疾書,林錦霜在旁敲敲打打地打字,有時義務幫他們撰稿的「老農夫」邱錦輝會來送稿子。
但是三年來,「美濃週刊」已做出了一些成績,在五萬居民中擁有二千個訂戶。除了監督地方行政,提供農業知識,報導風土人情及人物掌故外,「美濃週刊」策劃推動了農業圖書館的興建,並舉辦社區刊物座談會,邀請雲門舞集前來公演,有人說他「沽名釣譽」,但黃森松卻非常自豪他正逐漸建立起美濃人的自尊與自傲。
在台中縣東勢鎮上,也有一家鄉鎮社區雜誌。兩個戴著黑框眼鏡,樸實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整天忙裡忙外地辦出了這家「山城週刊」。
山城一周」的農業版,經常報導成功果農的栽種經驗。(楊永山)
離城回鄉,貢獻所學
二十六歲的吳鎮坤,文化學院新聞系畢業,當過母校新聞系的助教與報社的編輯,但是那股濃得化不開的愛鄉情懷,驅使他回鄉貢獻所學;城裡再好的職位,也留不住他。
六十七年三月,「山城週刊」推出試刊號,一切準備就緒,沒想到最後一關卻因手續不合而功虧一簣。碰巧,那時政府為了整頓國內的雜誌界,宣佈雜誌申請暫時停止一年。吳鎮坤耐心地等待,發誓一年後定要捲土重來。到了去年七月十五日,東勢人終於看到「山城週刊」的創刊號。創刊詞依然是一年前那般熱切的筆調:
「我們如言回來了。在外經過一年的磨練,決心服務桑梓的心願未變。明知往後將是一段艱苦的日子,但我們深信,只要走得正,鄉人絕對不會背棄我們。」
因為人手不足,「山城週刊」曾停刊四週。後來吳鎮坤找來了也是東勢人的同班同學吳國城,並且接受地方熱心人士的積極建議,將地緣上與人文上,和東勢相近的石岡、新社、卓蘭、和平四鄉鎮,也納入採訪地區。
剛開始時,他們去推銷刊物,對方常問:「你們這個大概賺多少錢?」拉廣告時,常被澆一頭冷水:「一批六百塊錢?這麼貴!可以讓我買檳榔吃好幾天哩!」
老鄉民最喜歡看「山城一周」的人物掌故及鄉野傳奇。(楊永山)
用事實來改變地方父老的印象
雖然這樣,吳鎮坤卻不曾改變初衷。他和吳國城兩人各騎一部機車,到處去採訪,要以事實來證明這是一份有益地方的刊物。
「編採不成問題,辛苦也是意料中事」,吳鎮坤表示「最大的困擾還是經濟困題。」
他們不向家裡拿分文錢,也婉拒他人的出錢贊助,怕言論會受左右。吳鎮坤自己當社長是無薪職,付給吳國城的待遇也不算高。一年下來,收支勉強平衡。
現在,愈來愈多的人接受了這份刊物:有人長期支持廣告;旅外同鄉把它成冊裝訂起來;很多農民從中尋求農業新知與指導。
「山城週刊」的農業版,經常刊登果菜公司的水果拍賣行情;訪問有經驗的農民,談施肥常識、提供椪柑儲存方法等,給果農很大的幫助。
從前果農想把水果銷往北部,必須到台北市申請,取得供應人資格。「山城周刊」呼籲東勢農會就近接辦,果然成功了,果農從此免去一場奔波。
「新泰豹」是幾個輔大學生合辦的。(楊永山)
終於證明了自己的貢獻
有一回吳國城到鄉下去採訪一位種梨的果農,發現他的玻璃板下壓著一則「山城週刊」剪下來的有關新品種梨的報導,他長途奔波的困倦立即一掃而空,心中的快慰,實非言語所能形容。
除了農業新聞,他們還報導鎮政,挖掘大街小巷的人情味新聞、鄉民成功的故事、地方典故及鄉土傳奇等。吳鎮坤希望這份刊物能兼顧軟性及硬性的消息,同時,它還必須是一份純淨的報紙,沒有大報的兇殺犯罪新聞,最多只報導「金光黨」及交通事故,提醒鎮民注意。
他們還協助青年反共救國團、民眾服務站辦活動,甚至自己主辦音樂會、美展等,有心要在四面環山的鎮上,注入些文化的氣息。
「雖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才能達到我們的理想,但是我們一直充滿信心。」吳鎮坤說。
東勢的氣候溫和,空氣特別新鮮,陽光灑落在結實纍纍的水梨樹與葡萄架上,泛出飽滿的光芒。「山城週刊」在兩位年輕人的辛勤耕耘下,相信也一定會有令人喜悅的豐收。
社區刊物不僅適於農鄉小鎮,在台北市近郊的新莊市,一群輔仁大學的學生在去年九月八日創辦了「新泰豹」,一年不到,銷數已達四千多份。
社長林裕源去年辦這份刊物時,還是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夜間部五年級的學生。他大三時,主編學校刊物,又從新聞學書籍上,吸收了許多社區刊物的觀念,便開始醞釀辦報的構想。
郵差陳義雄志願當「新泰豹」的通訊員。(楊永山)
新興城鎮,最適合辦地方報
姊姊被這位滿口「普立茲、赫思特、邦斯、……」,對社區刊物已經「中毒太深」的弟弟說服了,賣掉內湖的房子,搬到新莊,出錢幫他開辦「新泰豹」。
新莊不是他的故鄉,只是,他曾在那裡的一家汽車公司中當過六年的技術員。他認為新莊是台北市的衛星城,是一個很有朝氣的地方,中南部來的年輕人正不斷湧入,促使它繁榮成長。這種剛要起飛的小城鎮,最適合辦社區刊物,因為,環境中充滿著有待解決的問題。
新莊、泰山地區工廠林立,所以「新泰豹」推出的時候,是以工人為對象。起初,他們報導工廠內的聯誼活動,二個月後他們開始走上知識性的深度報導,甚至舉辦工廠問題座談會。
後來,他們把服務的對象,更擴展到新莊、泰山地區的居民,對於兩地應興應革事項,直言不諱。許多地方建設,如十字路口的拓寬工程、瓊安橋的建設、新樹路郵局的設立等,都因「新泰豹」的報導而迅速獲得解決。而他們對於地方古蹟、鄉土人情的報導,更是當地人十分感興趣的題材。
有一段時間,他們只有四個人在苦撐,林裕源形容那時的情形是「不眠不休,筋疲力竭」。他們星期四排版,星期五印出後,就四個人分兩組,開始分頭去貼報。他們找到公佈欄,一路貼下去,從半夜一直貼到清晨四點,才回報社,又開始摺報,準備第二天寄出去。
汽車廠的工人圍觀「新泰豹」。(楊永山)
要更加努力發揮社區刊物的功能
通常刊物貼出的第二天,訂閱的電話就一通通地打進來。一位當消防隊員的「老新莊」,看了「新泰豹」很高興,逢人就替他們宣傳;一位郵差自願當他們的通訊員。有一次「新泰豹」因故停刊了一期,星期六他們就接到了很多詢問的電話。
「我們是站穩了!」林裕源很欣慰地說,「但是我們還要更努力促進地方的團結與進步,還要塑造屬於我們自己的風格,充分發揮社區刊物的功能。」像兩地不斷膨脹的人口一樣,這隻小小的「豹兒」,有信心會跟著壯大,它的目標是發行一萬份。
在都市辦社區刊物,由於環境條件不同,其作法亦有不同。
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的吳駿,於去年四月底在台北縣中和、永和兩市推出「雙和一周」。他首先打出企業化經營的口號,並大膽地發行菊版四開十六個版面,紙張好,版面精美,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由於版面多,新聞的容量也相對地提高,因此幾乎雙和市民的衣食住行與藝文上的活動,都是被刊登的對象,為目前國內所有的社區刊物中內容最豐富的一份。充份的篇幅,也可容納更多的讀者投書,促進了雙向溝通。
刊物一貼出,訂報的電話就一通通地打進「新泰豹」來。(楊永山)
企業化的經營,發行與廣告情況好
「雙和一週」的廣告之多,也一直是其他社區刊物望塵莫及的。這除了發行地區的環境不同外,創辦人的企業化經營方式是重要的因素。
在組織上,「雙和一周」除了編輯部外,另設有業務部和管理部,幾名幹將,摒棄了書生辦報,不重經營的傳統。對發行、促銷、廣告,都有計畫地進行。他們的努力,使得「雙和一周」不僅為雙和地區的居民打開了「言路」,也為社區刊物的經營打開了一條「生路」。
由於「雙和一週」經營情況良好,吳駿在去年九月間,又創辦了「台北一週」,並增刊為二十版,其中十四版為共同版面。
開始時,由於文藝性、趣味性、資料性的文字所佔的比例不小,一般的觀感認為它的性質較傾向於星期報。
最近,幾位學有所專,有新聞工作經驗的新份子,陸續加入「台北一週」的編輯工作。添加生力軍之後的「台北一週」,自今年七月份起,將雙報頭改為正常的單一報頭,並增強新聞報導的份量,俾使它更能發揮社區刊物服務地方的功能。
「雙和一周」和「台北一週」的創辦人吳駿。(楊永山)
為都市居民提供另一形式的服務
同時,編者們有識於他們服務的對象,需要的不是基本謀生技能的指導,而是生活素質的提昇。因此,「台北一週」先後參與了雲門舞集的社區公演與「早安.晨跑」活動的策劃與推動,引起十分熱烈的響應。
目前,「雙和一週」的銷數約一萬份,「台北一週」的銷數已達二萬份,而且正在快速的增長中。它們還計畫擴展發行對象到旅居海外的雙和人及台北人當中,希望這兩份刊物能成為他們一週一封的「家書」。
創辦社區性小眾媒介是一條漫長的路,不可能求得大名與大利。但這些年輕人有摯愛鄉土的亦忱、改革現況的豪情、開創前途的抱負與關心民間生活的胸懷。當人們湧向繁榮的大都市時,他們卻寧可放棄厚職高薪,攜家帶眷走嚮往昔被忽視的角落裡,為伸張自己對新聞事業的壯志,為達成服務桑梓的心願而創辦社區雜誌,為一個遙遠而壯麗的理想作個人全心全意的付出與投入。
但是,走在這樣一條艱苦漫長的路上,還需要更加強新聞專業的訓練,對發行地區的深入了解,有計畫的經營方式,和持之以恆的毅力。我們希望這批年輕人能繼續努力,將社區刊物在全省每一個角落推展起來,使每一小角落的民眾,都能藉著它們,加強彼此的溝通與瞭解,並促使地方上的團結與進步,使得每一個社區都健全、蓬勃、充滿朝氣。
「台北一週」打字房裏的忙碌情況。(楊永山)
企業化經營是「雙和一周」和「台北一週」的特色,圖中是舉行編輯會議的情形。(楊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