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尊重材質,講求理性
真正的「現代建築」(Modern Architecture)在廿世紀發展成熟後,舉世建築聞風景從,都希望以理性來建立現代體系。
現代建築系針對現代生活、現代技術、現代材料,所作的徹底改革。它們尊重材質特性,講求理性、平衡、合理、實用,完全與過去著重裝飾或紀念性的的建築絕緣,一改現代都市的面貌。
在精神上,現代建築也徹底脫離傳統,他們面對嶄新的機械化時代,尋求新的解決方式及審美標準;並鼓勵現代人摒棄懷古念頭,勇於瞻望未來。
這股風潮一直持續到一九六○年代。
在一九六○年以前,移植傳統形式的新建築,一律被視為極端保守派的作法。他們被認為是懷疑現代、拒絕現代的一群。這些建築多半採用十九世紀以前的形式,多為紀念性建築。它們不受主流派重視,甚至被鄙為「開倒車」。
這種觀念在一九六○年代後期有了改變,但改變的原因不是建築本身的問題,而是文化問題。
過度工業化帶來迷惑
過度的工業化帶來環境的汙染;過度都市化、人口大量集中的結果,又使都市環境失去人性。人們身不由己地被推到現代過分機械的環境中,他們幾乎痛恨城市。野餐時,他們找不到一塊淨地;想到溪裏釣魚,魚卻死了。人類生活顯得毫無生趣。
汙染、冷漠、社會秩序不安,都促使現代人開始反省現代主義的弊端,他們甚至懷疑:現代主義是否適合人類生活的需要?儘管經濟發展、所得提高,但誰都看得出,現代人的生活品質降低了。
越戰也是扭轉觀念的重要關鍵之一。現代化帶給美國超級強勢。美國人在他們的歷史上沒有失敗的紀錄,卻在越戰中敗給缺乏軍事裝備的烏合之眾。戰爭的慘痛教訓,使人們也懷疑起船堅砲利的威力;更嚴重的是,對現代物質失望後,人們繼而發現精神面也已然空虛。
緊接著,能源危機在一九七○年襲捲而來,人們連現代化生活所賴以維持的根源也動搖了。現代人對生活的信心至此喪失殆盡。
後現代主義發思古幽情
自然主義、人文主義的保守勢力於是抬頭;整個環境保存觀念也逐漸形成——除了生態環境的保存,也包括歷史成就、生活遺蹟的維護。
這時候,推倒老房子、重蓋新大樓,開始不算一件時髦的事了。以美國的舊金山為例,當地每蓋一棟高層建築,必須經過全民投票表決。至於對古建築的維護,也不限於所謂「古蹟」;基本上在現代化之前、廿世紀初期的作品也一概在保存之列。
這種回顧性的文化動向,自然帶有濃厚的感情因素;甚至可算作是過度現代化之後的反動思想。畢竟過度現代化的生活使人們的感情無處寄託、沒法平衡。
在整個人文環境的保護下,美國的建築界只有往南發展。然而,新建築還是無可避免地必須出現,「後現代建築」(PostmodernArchitecture)於是醞釀成形。
如果我們以機械化象徵現代文明;後現代文明就是電子、資訊的時代。後現代主義試圖逐漸淘汰機械時代具有支配性的產物,希望以更接近人性、更能服務人生的技術,使人類脫離非人性所支配的時代。
重新追求人情味的生活方式
以汽車為例。汽車是現代化的產物,到了後現代化時代,過量的汽車失去了控制;人們於是採取主動,以電子技術發展軟體交通系統,來控制汽車帶來的城市災難。他們試圖馴服現代化時代的汽車。
另一個例子是電影。電影是現代產物,人們必須到電影院中去欣賞,完成休閒的目的。之後電視出現,人們有選台的自由了,但範圍有限,仍受支配。到了後現代主義時代,錄影機、有線電視、社區電台……出現,人們終能享受主動的地位。
從建築上來說,在後現代主義時代下,龐大的建築愈來愈不受歡迎。大建築被譏為蜂窩,被認為缺乏人性。人們開始喜歡低樓層,有里弄街巷趣味、富人情味的房子。
在造形上,後現代建築酌量恢復傳統意象。至於恢復的方式,各個建築師的看法不盡相同,總之不再講求嚴格的理性。
平整不是美,裝飾有情味
以「拱圈」為例。這種西方傳統建築中通用的象徵,到了講求尊重材質的現代建築終被徹底摒棄。因為拱圈係由磚石砌成的曲線,這與鋼筋水泥的現代美感不合。
現代建築以為乾淨平整的面才是美。但人們看久了乾淨平整,終於發現了乾淨只是乾淨,乾淨並不一定是美,它不能填滿心靈的空虛。
這時候,人們卻發現他們對那些被視為純裝飾,而無機能效果的拱圈、線腳才有真正的共鳴。後現代建築終於拾起了這些對他們有特殊感情的裝飾。
這無疑是考慮到「人性」的結果。理性不再駕馭一切,我們不能因現代材料不適拱圈就放棄它——人性的價值重新被肯定了。
目前國內的建築,似乎正發展到這個層次。近幾年來,基於民族感情需要日增,民族形式重被認真考慮。我們可以說是世界潮流影響所及,也可說是現代化的必然結果。
重要的是,在舉世酌量復古,尋找地方特色的當兒,我們是否明白:究竟什麼是「中國風格」?
中國風格何處求?
廣義來說,風格包涵了生活其中的人,基於生活上的需要,在理性及感性的條件下,自然產生的獨有特色。
狹義地說,風格是指對某種特定的形式、外觀、風味,有純粹情感上的期望。這是一種民族主義的需求。
一般說來,人們很容易取狹義解釋;但在建築觀念上,我以為廣義解釋更為合理,否則極易流於形式主義。
此外,我們尤其不可忽略了「時代精神」。每個時代都應有其獨特內涵,轉而為外表造形,才是代表該時代的作品。
基於此,我以為建築師在採用傳統語彙、傳統手法時,必須慎重考慮時代性與功能。比如現代辦公大樓或工廠,就沒有必要給一個中式外衣。我們不可對傳統形式過於著迷;失掉理性的結果,就是掉入感情的泥沼。
居住建築則可適度具有傳統風味。但我認為仍以室內設計為主。因為現代人講求效率的生活方式,顯然與古代父權中心的大家庭不同。我們不如在生活情趣上,以中國風味的佈置來彌補民族情感的需要。
而文化性的公共建築,則可在造形上多具民族風味。但我也不贊成採用純粹的中國建築,因為當代建築總有現代功能,不容易毫不彆扭地塞在中國形式之內。
至於有那些傳統語彙、傳統手法可以運用在現代建築上?我認為凡是可供使用、而不影響建築物功能者,一概可以採用。
(漢寶德先生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