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企業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最好,是因為它們憑藉著資訊科技賦予的「全球化」尚方寶劍,遊走天下,到處享受渴盼外資的各國政府的上賓禮遇;最壞,則是發現自己的企業版圖固然可以無限擴大,可是相對的,肩上重擔也成正比的無限加重。
就拿最近Google向中國屈服、在中文簡體版資料搜尋時過濾掉「西藏獨立」等敏感字眼,結果引發輿論撻伐一事來說,顯然社會不允許Google光想著賺錢,它必須善用自身影響力,像民主鬥士般捍衛言論自由,何況「讓一切資訊透明流通」本來就是Google的初始理念與核心價值。
去年美國紀錄片《麥胖報告》,導演連著30天、餐餐吃特大號漢堡餐,結果搞壞了身體,讓麥當勞成了眾矢之的。既然抽煙得肺癌可以向香菸公司求償,那麼消費者大吃大喝膽固醇飆高,自然也是食品公司的錯。
這期台灣光華封面故事「企業社會責任」,討論的就是全球化企業「贏者通吃,責任全擔」的現象。本來和營利無關的事都不在企業關心範圍內,現在則所有事情都被扣上「法律責任」與「企業形象」兩大魔咒,可以讓企業一夕間身價暴跌。以往只是錦上添花的慈善秀,現在也往往成了無可推卸的企業天職,就像英國作家諾瑞娜•赫茲在《當企業購併國家》一書中提到的,在世界上許多貪腐失控的落後地區,政府像是唯利是圖的企業,反倒企業成了政府──企業主動負起教導貧童識字、培養民眾清潔習慣、供給潔淨水源、照顧愛滋病患等等艱鉅責任。
對照去年光華報導的「NGO營利新浪潮」,以往「無商不奸」的企業如今變成社會行善的主要動力,「善」與「利」合流,非營利和營利不再涇渭分明,就像比爾蓋茲拿出290億美元成立慈善基金,一下子從全球首富變成全球首善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企業如果一面以不當手法撈錢,一面擺出慈善家面孔,一旦假面具被戳穿,還是會受到民眾唾棄的。這就要靠民眾依著「企業社會責任」洋洋灑灑、鉅細靡遺的規約,用放大鏡仔細去檢視企業的一切作為才行。
比較遺憾的是,光華文稿副主編李珊在做這個題目時,發現國內對「企業社會責任」有完整理念並高度重視的企業不多,有些企業其實做的不錯,卻低調不願宣揚。這或許是受東方哲學影響,但顯然不符合現代企業敲鑼打鼓標舉道德、以「善」套「利」的新作風。
企業與NGO盡責行善,固然可以減少社會不幸、帶動社會向上提升,但根本之道,還是在於激發民眾的自我動力。本期光華花了許多篇幅,介紹台灣各地的產業振興專題,包括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協助的老店新生,以及原住民的「部落復振」風潮等。不要小看這些微型在地企業,如果能將它們轉型成為兼具文化創意、生態及生活美學的產業,不管是美食、工藝、流行賣坊或民宿,由點至面,全面精緻化、豐富化、知識化,這才是台灣未來的活力命脈,是無法關廠外移、無須流血殺價,外人也難以仿冒複製的關鍵優勢。